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16爱莲说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16爱莲说

ID:38472362

大小:86.6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16爱莲说_第1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16爱莲说_第2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16爱莲说_第3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16爱莲说_第4页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16爱莲说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16爱莲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爱莲说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文题解说】  《爱莲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相似。“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创作背景】  《爱莲说》:本文是周敦颐在南康郡任职时写的。在此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在旧南康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名曰

2、“爱莲池”。他酷爱莲花,钟情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鄙视当时封建社会官场骄奢淫逸的生活。【出处:21教育名师】课文分析《爱莲说》为宋代散文的上乘之作。不仅思想深刻,其艺术手法亦别具特色。其中有对世间众花的叙述,有对莲花君子形象的描写铺陈,有对爱花态度的议论,有对内心感慨的抒发,又运用拟人手法,将人类美好的品德情操赋予莲花,借花喻人,自况自励。将“隐逸者”“富贵者”“君子者”三者进行对比,以揭示菊、牡丹、莲各自不同的形态与气质,并以菊为陪衬,以牡丹为反衬,使莲花挺拔超群的高洁形象矗立在读者心中,歌颂了自己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对争名逐利的人进行

3、了委婉的讽刺,言已尽而意无穷,极富艺术感染力。 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要了解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本课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准确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翻译并背诵全文,掌握文言常用实词。3.了解并识记相关文学常识,结合具体文章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过程与方法 1.理解这篇短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理解这篇短文的结构特点和思想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

4、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短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难点】 1.《爱莲说》一文中,明确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运用。第1课时教学目标 1.准确并有感情地朗读《爱莲说》。 2.翻译并背诵《爱莲说》,掌握文言常用实词。 3.了解并识记相关文学常识,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4.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5.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作者爱莲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以及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难点】 理解具有哪些美好品质

5、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能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运用。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文体作者⇒读一读⇒译一译⇒析一析⇒背一背⇒延一延教学过程导入 通过谜语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配以古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 2.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蓬。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 利用课件播放千姿百态的荷花,配古曲《水中莲》。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优美的文章《爱莲说》,大家先来欣赏一下莲的形象,然后我要请大家说说,你觉得莲花美么,美在哪里。一、了解文体,熟悉作者  了解“说”这种文体的基本常识,为下面更好地

6、理解这种文体的特点做好准备。 1.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 〔明确〕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说”这种文体可以灵活地运用说明、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偏重于议论。题目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谈谈爱莲花的道理”或“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2.简介作者。 〔明确〕 本文作者周敦颐,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人们就称他为“濂溪先生”。二、读一读 通过反复诵读课文,指导学生不仅要读准字音,更要读准

7、节奏,为下面准确背诵课文做准备。 1.先听一下课文的录音,大家注意读课文的语气。 2.请同学们自己轻声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注意生字字音: 蕃(fán) 淤泥(yū) 清涟(lián) 濯(zhuó) 噫(yī) 亵玩(xiè) 鲜有闻(xiǎn) 3.齐读课文。三、译一译 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学生利用原有的文言文知识自己翻译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自读自译能力。 文言文翻译指导:(1)落实重要实词。落实重要实词是文言句子翻译的重点,对句中出现的重要实词需结合具体语境,灵活理解。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古字通假现象;二是古今异义现象;三是一词

8、多义现象;四是词类活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