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环节:基础练习

第二环节:基础练习

ID:38480092

大小:88.9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3

第二环节:基础练习_第1页
第二环节:基础练习_第2页
第二环节:基础练习_第3页
第二环节:基础练习_第4页
第二环节:基础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环节:基础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勾股定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一、学生起点分析通过前面三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知识,并能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因而学生已经具备解决本课问题所需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几何图形的观察,几何证明的理论思维能力。他们希望老师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几何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希望老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让他们实际操作,使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才能的机会。但对于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还

2、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的思维方法和运用数学的思想意识,但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可预见性和耐挫折能力并不是很成熟,可能部分同学会有一些困难。二、教学任务分析勾股定理是反映自然界基本规律的一条重要结论,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理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数学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勾股定理也是后续有关几何度量运算和代数学习必要的基础,具有学科的基础性与广泛的应用。本课时教学是复习课,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以学生自主探索

3、为主,并强调同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强化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自主探索,感受数学的美,以提高学习兴趣。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让学生回顾本章的知识,同时重温这些知识尤其是勾股定理的获得和验证的过程,体会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广泛应用。②在回顾与思考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③在反思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带来的无尽的乐趣.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基本知识回顾;第二环节:基础练习;第三环节:拓展延伸;第四环节:课堂小结。______三角形_____________判定直角三角形判定垂直判定勾股数___

4、__________验证方法已知两边求第三边第一环节:基本知识回顾设计意图:复习与直角三有形有关的知识,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把勾股定理及判定纳入直角三角形的知识体系中,把以前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学生相互交流,整理知识框图复习本章知识点,自觉内化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第二环节:基础练习(第1—6题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小组代表展示)1、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13,一条直角边为12,另一条直角边长为______。2、如图,若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64,400,则图中字母A代表的正方形面积为_________。3、已知两线段长分别为3和4,当第三边的平方为________时

5、,这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4、能成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如:3,4,5),请你再写出三组不同的勾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由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有AB,CD,EF,GH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A.AB,CD,EFB.AB,CD,GHC.AB,EF,GHD.CD,EF,GH1、如图所示的一块地,已知AD=4m,CD=3m,AD⊥DC,AB=13m,BC=12m,求这块地的面积。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回顾本章内容,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系统。当然,知识系统的建构,并不是“空对

6、空”的回忆,还需要借助典型问题,对有关重点知识进行巩固运用。第三环节:拓展延伸拓展一: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比是3:4,斜边长是20,求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变式一:已知两直角边的比是3:4,面积为96,求斜边长。变式二:已知两直角边的比是3:4,周长为48,求面积。拓展二:在△ABC中,AB=13,AC=15,高AD=12,求△ABC的周长。设计意图:通过对两大问题的探究,培养同学们归纳知识的能力,并将各种数学基本思想方法渗透其中,如对转化思想的渗透,鼓励学生设一个未知数为X,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从而将两个未知数转化为一个未知数.如对分类讨论的渗透,培养学生严

7、谨的数学态度.第四环节: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体会到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广泛应用。效果: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四、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课是复习课,利用勾股定理和勾股逆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勾股定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而勾股定理逆用的作用是判定某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针对我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引导学生“‘做’数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