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

ID:38487781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3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_第1页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_第2页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_第3页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2.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3.掌握移项方法,学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重点难点1.能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2.体会合并同类项和移项是化归的一种手段.三易点1.系数化为1时,乘除颠倒.2.移项后不变号.3.移项和等式性质混淆.教学过程复习与回顾:通过课本介绍的中亚西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的《对消与还原》提出问题.应用问题1来回顾前面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

2、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的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解决问题1.一个问题中多个等量关系的处理问题,有的等量关系是用来表示未知量的,不如本题中未知量有三个,但只能用一个未知数表示,这时就得需要用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来表示;有的等量关系是用来列方程的.2.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怎样解这个方程呢?3.总量=各部分量的和,是一个基本的等量关系.讲授新课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1所得到的方程,并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例1解下列方程:(1)2x-=6-8;(2)7x-2.5x+3x-1.5x=-15×4-6×3.解:(1)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x=4.(2)合并

3、同类项,得6x=-78.系数化为1,得x=-13.例2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1,-3,9,-27,81,-243,…,其中某3个相邻的数的和为-1701,这三个数是多少?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讨论,然后交流,学生在思考中可以发现这一列数的排列规律是: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于是当设第一个数是x时,它后面的一个数是-3x,-3x后面的一个数是9x,根据相等关系,不难得到方程.教师活动设计:让学生充分思考,给予其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必要时可以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解:设第一个数是x,则它后面的一个数是-3x,-3x后面的一个数是9x,根据题

4、意有:x+(-3x)+9x=-1701,合并得,7x=1701,系数化为1得,x=-243,所以-3x=729,9x=-2187.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解决问题(1)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式子相等是一个基本的等量关系.(2)所列方程怎样转化为,应用等式的性质变形,让学生观察变形前后的不同,自己提出变形前后的变化规律.教师总结学生得到的规律: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归纳本节学到的两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方法——合并同类项和移项,让学生体会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之间的关系.例3解下列方

5、程.(1)3x+7=32-2x;(2)x-3=+1.解:(1)移项,得3x+2x=32-7.合并同类项,得5x=25.系数化为1,得x=5.(2)移项,得x-=1+3.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x=-8.例4某制药厂制造一批药品,如用旧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还多200t;如用新工艺,则废水排量要比环保限制的最大量少100t.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两种工艺的废水排量各是多少?分析:因为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之比为2:5,所以可设它们分别为2xt和5xt,再根据它们与环保限制的最大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设新.旧工艺的废水排量分别为2xt和5xt.根据废水排量与环

6、保限制最大量之间的关系,得5x-200=2x+100.移项,得5x-2x=100+200.合并同类项,得3x=300.系数化为1,得x=100.所以2x=200,5x=500.课堂小结:我们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基本思路是化归思想,合并同类项和移项其实就是化归的一种手段.课后反思:本节课是正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一节课,有的学生可能受等式性质的影响,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些冲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学生说明,移项就是应用等式性质的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