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洛镇龙坝村安置区防洪河堤工程设计方案

平洛镇龙坝村安置区防洪河堤工程设计方案

ID:38493471

大小:225.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6-13

平洛镇龙坝村安置区防洪河堤工程设计方案_第1页
平洛镇龙坝村安置区防洪河堤工程设计方案_第2页
平洛镇龙坝村安置区防洪河堤工程设计方案_第3页
平洛镇龙坝村安置区防洪河堤工程设计方案_第4页
平洛镇龙坝村安置区防洪河堤工程设计方案_第5页
平洛镇龙坝村安置区防洪河堤工程设计方案_第6页
平洛镇龙坝村安置区防洪河堤工程设计方案_第7页
平洛镇龙坝村安置区防洪河堤工程设计方案_第8页
平洛镇龙坝村安置区防洪河堤工程设计方案_第9页
平洛镇龙坝村安置区防洪河堤工程设计方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平洛镇龙坝村安置区防洪河堤工程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平洛镇龙坝村安置区防洪河堤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平洛镇龙坝村安置区位于位于平洛河右岸,为保护安置区372户1497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保护农田、电力、通讯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免受洪水的侵蚀,需修建高4.3米,长720米的防洪河堤。二、平洛河流域概况平洛河流域面积741平方公里。平洛镇龙坝村安置区河堤工程距平洛镇政府5km,河堤全长720m。平洛河流域龙坝村段河谷相对开阔,安置区左侧平洛河平常流量为1m³/s,逢降暴雨河水暴涨。逢洪水暴发时,河道右岸群众及良田受到极大威胁,严重影响着安置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成为心腹之

2、患,为此安置区建设必须先建该堤防工程,彻底根治水患。三、地形地貌、气象水文与自然地理概况根据康县气象站资料表明,工程区夏季炎热,冬季略寒。多年平均气温13℃,最热月平均气温25.5℃,最冷月平均气温5.12C,极端最高气温39.℃(1950年7月14日),极端最低气温—7.1C(1975年12月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485.Omm,多年平均蒸发量1858.8mm,年日照时数1957h,多年平均风速1.5m/s,最大风速24.0m/s,无霜期230d,最大冻土深度6cm。四、设计洪峰流量龙坝村河堤工程属小(2)型V等工程,其洪水设防重现期1

3、0年。根据平洛水文站及周边水文站观测资料推算,平洛河2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2600m³/s,1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2080m³/s,5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1590m³/s,2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360m³/s。五、工程地质5.1工程区域内地质工程区内为千枚岩、炭质千枚岩、中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等。其中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等广泛分布于安置区。5.2地质岩性该工程位于索罗村安置区右岸,根据工程堤线踏勘,该河堤附近范围内河岸及河谷基底,岩性为三迭系(Tb-5)灰色板岩加粉砂岩、灰色砂岩组成,由于岩层软硬不均,以及构造的影响,造成岩槛,河

4、流下侵不均。其余河床及漫滩表层为冲洪积沙砾卵石层加块石、砾砂、砾土透镜体,滩地及阶地表层为洪基砂石土、砾石土及人工填筑碎石土,为砾卵石,河漫滩砂砾石厚3-4米,漫滩局部地段上覆粉细砂、砂壤土,厚0.2-0.5米,漫滩一般高于河床0.3-1.0米。5.3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主要用料:砾石料、砂料、水泥及筑堤填土。砂料可就近采取嘉陵江砂石土。石料在工程区附近沟道采取。水泥按国家标准可在当地水泥厂购买。以上建筑材料储量、质量均可满足该工程需要。六、防洪标准确定6.1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本

5、工程属V等小(2)型规模,主次要建筑物均按五级设计。6.2防洪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2.0.1规定该工程防护区人少于20万人,防洪等级为Ⅳ级,防洪标准按十年一遇设计,不作校核。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本工程抗震按Ⅷ度设计。6.3安全超高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2.2.1规定,该工程为V等小(2)型,五级建筑物,设计不允许越浪,确定安全超高为0.8米。七、工程布置及工程设计7.1工程布置根据现场原沟道形状,本次只在原地坎走向上修建河堤200m。工程布置原则为:(1)堤线布置与该地区的发展规划相结

6、合,相互协调一致,避免工程重复建设。(2)堤线与河势流向相适应,并与洪水的主流线大致相平行。河段两岸堤防间距大致相等,堤距大于稳定河宽要求。(3)堤线力求平顺,各堤段平缓连接,尽可能利用现有堤防和有利地形。(4)堤身断面形式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根据堤线两侧地形、地貌及建筑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断面形式。7.2工程设计7.2.1稳定河宽确定(一)堤线走向堤线布置在立马河右岸,在留有足够的河床宽度的基础上,以保护安置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确定河堤堤线。该工程河道总长200m,基本保持了原河道走势,起点位于安置区东北角,末端位于安置区活动场地,该河段较

7、为顺直,堤线基本顺河布置。(二)稳定河宽确定1.稳定河宽计算AQ0.5(1)采用阿尔图宁公式B=——J0.2式中B—稳定河宽;Q—造床流量,采用QP=50%,Q1=1.4m3/s;J—河道比降,为33‰;A—稳定河宽系数,一般为1.0~1.7,取1.7;经计算,B1=3.98m。Qnξ5/3(2)采用水流阻力公式B=〔————〕6/11J1/2B—稳定河宽;Q—造床流量,采用QP=50%,分别为Q1=1.4m3/s,J—河道比降,为33‰;n—河床糙率,取0.045;ξ—河相系数,对于蜿蜒性河段一般为2~4,游荡性河段一般为20~40,过渡

8、性河段一般为8~12。本河段为过渡性河段,因此ξ取8;经计算,B1=3.72m。2.稳定河宽的确定根据阿尔图宁公式计算上游段河道稳定河宽为3.98m,根据水流阻力公式计算上游段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