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

浅谈低年级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

ID:38494950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3

浅谈低年级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_第1页
浅谈低年级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_第2页
浅谈低年级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_第3页
浅谈低年级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低年级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低年级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感的培养,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然而教学目标不明确,对年段阅读目标、课时阅读目标把握不准;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泛读、滥读比比皆是,只一味地读,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这些都是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的因素。因此我就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探索。一、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识字,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在对初进课堂的学生进行阅

2、读教学时,朗读课文的要求应尽可能低些,以听入手,以带读、跟读和指读为主,重在培养朗读兴趣。当然识字也是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课文只是为识字创设情境,其中有许多字学生并不认识,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我们会发现,学生能熟练地背诵儿歌、课文,却不能指读,对其中的汉字并不认识,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字字过目,出声朗读,边读边有意识的记忆生字,并且注意不添字、不漏字,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仔细朗读的好习惯。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课堂的40分钟实在是一种“煎熬”,注意力分散。因而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

3、说习惯。有了良好的听说习惯,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听别人说话要专心,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良好的听说习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必须把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作为组织教学的一个抓手,提出明确的要求,运用各种激励的手段,利用学生群体中榜样示范来提醒、督促学生按老师提出的听说要求努力去做,并通过以后不懈努力,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定型习惯。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养成听记说的好习惯。在阅读课文中识字的基础上,接下来教师要对阅读要求有所提高,要

4、注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因此阅读教学时可以提出一些帮助学生读懂文本的思考题,让学生读读想想,培养学生读文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但要注意,所提的思考题不能太零碎,应该从整体阅读的角度出发找到思考点,思考题不宜太难,主要是引导学生读懂内容,学生能多读读想想就能找到答案。此外,注意训练学生养成专心听、用心记、清楚说的习惯。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要求也要有所提高,要借助阅读材料的学习,训练学生能专心听,用心记住听到的内容,并能把听清记住的内容清楚明白地说给大家听。教学中,教师在帮助学生读懂文本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

5、根据提问听清文本中有关句子,并记住这些句子说给同伴听的方法训练学生专心听记,大方说话。要创设大面积交流说话的情景,课堂中应多一些同桌互说、小组内交流说话的时空,使全体学生在课堂的空间中都有自由练说的时机。三、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词句,了解基础知识。随着课文篇幅的加长,学生识字量及识字能力的提高,阅读教学的重点应逐步由原来的在阅读中识字过渡到在阅读中识字和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词句上。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语言环境,在读中理解一些生字新词,找出重点句子并在课堂中探讨好词好句的妙处,再通过多种

6、形式的朗读、背诵、表现等方法,帮助学生累积词句。在此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各种句式的基本概念,并在语言环境中初步体会句号、逗号、感叹号及问号的用法,了解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四、注重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性阅读,激励学生主动阅读课外读物。阅读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词句和基础知识后,教师又可以将阅读教学从字词教学回归到整体教学。引导学生整体读文,初步了解课文讲了些什么,再通过对课文中若干个小整体的细致阅读,加深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最后再整体阅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粗浅到深入,从局部到全面。阅读教学不应

7、在内容的理解、疏通上多费时间,而应在朗读课文上多花时间,让学生在反复读文的过程中感受文章内容,巩固认读字词,积累规范语言,练习正确朗读。因此教学中不应有过多、过散的随文分散识字,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将课文分割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在学生掌握一定阅读能力的同时,教师应让学生尝试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趁热打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收获的舞台,从而激励学生保持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如:经常开展班级故事演讲会、诗歌朗诵会、美文欣赏会、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并与家长开放日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体验阅读的

8、乐趣,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分享孩子的快乐。促进多方交流、提高、发展。这类活动均与成绩评价相结合,以激励为目的,使学生提高兴趣、保持热情。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诗圣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何以对“读书”如此情有独钟呢?因为他们深知“涵泳工夫兴味长”的道理,只有“劳于读书”,才能“逸于作文”。而我们现在的学生并不能一味学古人“死读”,应该让学生巧读、精读,这样方能已用。2011年5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