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完整课件

《包身工》完整课件

ID:38520468

大小:4.20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6-14

《包身工》完整课件_第1页
《包身工》完整课件_第2页
《包身工》完整课件_第3页
《包身工》完整课件_第4页
《包身工》完整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包身工》完整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叙文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表达方式: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五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形、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

2、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叙述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叙述人称(叙述视角)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采用第一

3、人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体现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第三人称:在言语活动中,指称说话人与听话人以外第三方的,为第三人称。如“他”﹑“她”﹑“它”﹑“他们”等。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运用第三人称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第二人称:在言语活动中﹐指称与说话人相对的听话人。如"你"﹐在叙事性

4、文学作品中运用第二人称是较少见的叙述方式。第二人称叙述的好处是1.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2.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叙述的线索1、以一人为线索(人线)2、以一物为线索(物线)3、以某种感情为线索(情线)4、以一事为线索(事线)5、以时间转移为线索(时线)6、以某一地点为线索(地线)叙述方法(记叙顺序)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事件

5、的开头进行叙述的方法。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补叙:在叙述过程中对前文涉及的某些事物和情况作必要的补充,交待.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记叙文虽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常常借助议论、抒情、说明来开拓意境,深化主题。《包身工》一、背景介绍(一)走近作者夏衍:(1900-1995),原名乃熙,字端先,汉族,祖籍河南开封,生于浙江省余杭县。现代剧作家,杰出的新闻记者

6、、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创作和电影创作。代表作品:报告文学:《包身工》话剧本:《赛金花》《考验》《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电影剧本:《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在烈火中永生》《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二)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采用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它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以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是文学创作的“轻骑兵”。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等的总称。因为它是“报告”,要求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因为它是“文学”,要求所反映的真人

7、真事要有典型性,并允许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能迅速及时地报告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事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文学性。(三)写作背景《包身工》反映的是“一•二八”前后(1932年)到抗日战争前夕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的黑暗。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贫困,东部沿海地区大批破产农民涌向城市,又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提供了廉价劳动力;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女子,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

8、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日本资本家就大量雇佣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二、检查预习夏衍(yǎn)惩戒(chéng)作践(zuò)蠕动(rú)拷绸(kǎo)似的(sh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