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3640326-6016

1303640326-6016

ID:38545480

大小:4.57 MB

页数:613页

时间:2019-06-14

1303640326-6016_第1页
1303640326-6016_第2页
1303640326-6016_第3页
1303640326-6016_第4页
1303640326-6016_第5页
资源描述:

《1303640326-601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法第一篇基础篇第一章法学基础知识第二章经济法基础知识第一章法的基础知识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学习目标1、了解法的基础知识,包括法的概念、形式与效力、法律关系、法律责任等。2、理解并掌握民事主体的具体形式及其法律行为。3、熟悉代理制度和诉讼时效的相关内容。4、形成依法治国的法律意识,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前提和基础。主要内容第一节法的基本理论第二节民事主体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第四节代理第五节诉讼时效第一节法的基本理论一、法的含义法是指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2、下,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和严格程序的行为规范体系。它是意志和规律的结合,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是通过利益调整从而实现社会正义的工具。二、法的渊源正式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行政规章5、地方性法规6、特别行政区法律7、国际条约、国际惯例非正式渊源1、政策2、判例3、习惯:“走婚”习俗……三、法的效力:(一)法的效力层级(二)法的效力范围1、法的空间效力:地域2、法的时间效力:溯及力3、法对人的效力(1)对中国公民的效力

3、:赖昌星远华走私案(2)对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效力四、法律关系:是指在法律规范调整人们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1、主体:法律关系参加者自然人法人国家非法人团体2、客体:法律关系主体针对的对象物行为智力成果:知识产权人身利益3、内容:权利和义务五、权利和义务权利:指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义务:指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行为的一种约束手段,是法律规定人们应当作出和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界限。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

4、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六、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否定性、不利性后果)种类:1、过错责任2、无过错责任(严格责任)3、公平责任第二节民事主体一、自然人——是指基于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3、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4、监护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

5、义务。”——《民法通则》第9条“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民法通则》第10条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以自己的行为进行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3、无民事行为能力有民事权利能力,不一定有民事行为能力;有民事行为能力,一定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二、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民法通则》第36条1、法人是一种社会组织。2、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3、法人能独立承担民事

6、责任。4、法人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法人的成立1、法人成立的实质要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法人成立的形式要件法人的终止,是指法人丧失民事主体资格,导致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丧失,又称为法人的消灭。1、被撤销法人从事法律禁止的活动,如非法经营、租借或转让法人执照等,情节严重的,将被吊销执照,强行解散。2、自行解散3、破产4、其他原因主要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发生战争等等。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一、民事法律行为——是

7、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合法行为。1、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2、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3、诺成性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法律行为4、要式法律行为和非要式法律行为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一般生效要件: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德三、无效民事行为是指欠缺法律行为根本生效要件,自始、确定和当然不发生行为人意思之预期效力的民事行为。1、无民事行为能力实施的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行为;2、一方以欺诈、胁迫或者乘人

8、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行为;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行为;4、以合法方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5、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四、可撤销民事行为是指因行为有法定的重大瑕疵而须以要求变更或撤销的民事行为。1、重大误解,这是指因认识错误实施的行为。重大误解,在主观上属于过失。2、显失公平,是指民事行为效果明显违背公平原则的行为。3、乘人之危,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际,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可以认定为乘人之危。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相关文章
更多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