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问题研究

中国贫困问题研究

ID:38566684

大小:4.59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15

中国贫困问题研究_第1页
中国贫困问题研究_第2页
中国贫困问题研究_第3页
中国贫困问题研究_第4页
中国贫困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贫困问题探讨主讲人:吕永琪目 录1.贫困概念问题2.中国贫困标准贫困是一个带有社会性、历史性和地域性内涵的概念,中外学者一直力图给贫困下一个与其时代的社会经济背景相适应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得到普遍接受的界定,但不容置疑的是贫困概念的界定是一个逐渐由狭义的经济视角转变为广义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元视角的过程。贫困程度内容相对贫困绝对贫困狭义贫困广义贫困朗特里和布思在1901年撰文认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的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贫困概念绝对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

2、,个人和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不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生命的延续受到威胁。相对贫困,一方面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贫困线不断提高而产生的贫困;另一方面指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之间、各阶层之间、各阶层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而产生的贫困。显然,相对贫困是与低收入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更多注重绝对贫困问题;而当经济进入中高级阶段,则更多关注的是相对贫困问题。就绝对贫困来说,根据贫困成因的不同,一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界定贫困。一是“资源匮乏说”。如英国学者奥本海默认为,“贫困是指物质上的、社会上的和情感上的匮乏”;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19

3、90)在《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研究》中指出,“贫困一般指物质生活困难……他们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生活处于困难境地”。二是“机会能力缺失说”。世界银行(1990)将贫困界定为“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阿玛蒂亚·森(2001)则认为,“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总体而言,早期贫困研究更注重物质资源匮乏,后期则更强调发展能力的缺失、事实上,贫困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其特征也表现在诸多方面,是一种“综合征”。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2000/2001》中认为,贫困者具有三个动态特征:第一,缺少机会参与经济活动;第二,在一些关系自己命运的重大决策上没有

4、发言权;第三,易受到经济及其他冲击的影响,如疾病、粮食危机、经济萧条等(Woldbank,2001)。这说明,贫困不单纯是低收入的问题,还体现在发展机会、社会平等和政治参与等诸多方面。2.中国的贫困标准(1)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农村贫困标准也在逐步提高。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的农村贫困标准从100元提高到683元,增加了5.83倍。在这期间,农村贫困标准相当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1978年的74.9%下降到2005年的21.0%。中国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是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在1986年对全国6.7万户农村居民收支

5、调查资料进行计算后得出的。主要是采用以基本生存需求为核心的生存绝对贫困概念作为计算农村贫困标准的基础。基本生存需求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满足最低营养标准(2100大卡)的基本食物需求,另一部分是最低限度的衣着、住房、交通、医疗及其他社会服务的非食品消费需求。前者为食物贫困线,后者为非食物贫困线,二者之和就是贫困标准(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2000)。显然,中国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是根据20年前的情况测算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居民消费和福利标准的变化,目前这一标准日益暴露出诸多弊端。首先,与国际通用的贫困标准相比,中国的贫困标准明显偏低。世界银行的贫困标准是以1985年平价

6、购买力即人均每天最低消费1美元(按国际可比价格计算),年收入低于375美元即为贫困,而2005年中国农村贫困标准是人均年收入683元,即人均每天1.9元,仅是国际绝对贫困标准的22.2%。其次,贫困标准本身的问题。中国政府定义的贫困人口为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年贫困线的人口,该方法没有考虑纯收入计算中有形资产(如秸秆、生产工具等)的贡献,也没有考虑农民家庭消费支出的货币化。因此,现行中国政府统计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相当保守,不能完全反映中国农村的实际贫困状况。(2)存在争议的城市贫困标准目前,中国还缺乏一个科学统一的城市贫困标准。各部门对城市贫困人口的范围界定和理解具有较大差异。劳动和

7、社会保障部门把贫困人口看成是失业下岗人员和离退休职工(尤其是指原属国有企业的职工),民政部门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视为贫困人口,工会系统把贫困人口视为“基层单位特困职工”。统计部门一般把收入分组中最低收入户组的5%确定为贫困人口(《中国城镇居民贫困问题研究》课题组,1997)。中国学术界对城市贫困标准的测算也存在争议。任才方、陈晓杰(1995)曾采用比例法和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测算出1994年中国城镇居民的绝对贫困线为月人均120元,年人均1440元。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19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