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端午的鸭蛋 教案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端午的鸭蛋 教案

ID:38576888

大小:2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6-1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端午的鸭蛋 教案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端午的鸭蛋 教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端午的鸭蛋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7、端午的鸭蛋教案炭步中学叶桂连教学目标:1、了解各地端午习俗,了解作者家乡独特的端午习俗,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揣摩语言,品味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感受作者散文闲适自由的创作风格教学重点:1、了解端午习俗2、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文章的结尾?是妙笔还是赘笔教学方法:文献法了解有关端午的习俗讨论点拨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各地的端午风情,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一、导入:设问:在你的家乡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二、了解端午的风俗民情1、称谓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王节、重五节、五月节、有小端

2、阳大端阳之分。2、起源恶月恶日说图腾祭说纪念说3、礼俗、食俗(1)赛龙舟(2)悬挂菖蒲艾草石榴花(3)除五毒(4)吃咸单粽子(5)饮雄黄酒涂雄黄佩香袋系五彩丝等三、介绍作者:【汪曾祺】(192O-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三、朗读课文、感知文意1、正字音2、全班齐读四、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1、学生朗读课文,概括各段段落大意:第1段:说端午,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第2、3段说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第4段:写端午的鸭蛋,着重写鸭蛋络子。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第5段:吃鸭蛋,玩蛋壳。第6段:补笔

3、2、教师小结:端午风俗——家乡鸭蛋——端午鸭蛋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合作探讨;品读课文,合作探讨;品味语言;说说家乡的风俗一、合作探讨:1、阅读第一部分,探究下列问题①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系百索子、2、做香角子3、贴五毒4、贴符5、喝雄黄酒6、放黄烟子7、吃“十二红”②作者祥写了哪些风俗?略写了哪些风俗?为什么这样安排?前五种较普遍,后两种较独特,因此详写2、阅读第二部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写家乡高邮鸭蛋的名声和特色。思考下列问题:①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高邮鸭蛋的名声?人们的夸赞;自己的感受;袁枚的《食单》。②高邮鸭蛋和别处鸭蛋有什么不同

4、?特点:质细而油多;蛋黄通红。③作者写高邮鸭蛋,为什么说到苏北名菜和北京咸鸭蛋?对比,突出家乡咸蛋的好吃和出名。④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对鸭蛋久久不能忘怀,间接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3、阅读第三部分,回答问题:①第三部分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端午节的鸭蛋?从挂鸭蛋络子风俗写端午鸭蛋:挑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蛋壳四个方面写。②文章中介绍了几种咸蛋的吃法?孩子们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两种;喜欢第二种;因为第二种吃法更有乐趣,表达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小结】:通过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以及家乡的“端午的鸭蛋”,表现了作

5、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儿时生活的怀念。二、品味语言1、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简述理由【小贴士】①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②平实自然中见典雅③幽默2、学生自由选例分析三、拓展:说说家乡的风俗四、作业:完成一堂一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