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

ID:38590700

大小:2.57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15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_第1页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_第2页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_第3页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_第4页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要点一、中国部分1.《周礼·考工记》的内容及其绘画思想对后世城市规划的影响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说明道路宽度有分级,市内宽,环城窄,城郊更窄。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说明按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其中道路宽度也不同。规定士大夫贵族的宅第为“前寝后殿”影响:《周礼·考工记》是中国古代都城制度最早、最完整的记载,确定了中国古都堂堂正正、方正规划、整齐划一、对称均衡、等级森严的风格特征,影响极其深远,具体表现为以

2、下几个方面:A.对城市主体规划结构的影响:“择中立宫”、几何中心、中轴线、以宫城为中心,宫城中轴线作为城市的中轴线,其它建筑对称环绕布置周围。B.对城市规划秩序的影响:礼制的城市规划秩序,“礼”充满国家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国以“礼”制,在以后的建国中,都以“礼”为原则。C.对城市道路系统的影响:经纬涂道路系统,追求正南正北、垂直相交的道路,棋盘式布局,以至影响到今天的城市。D.对规划布局方法的影响:方格网的规划布局方法,把城市看作方格网布局,这个中国人“天圆地方”的观点相同。E.“相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人的规划

3、思想,对后来城市规划和建设影响深远。2.《管子·乘马》中有关城市规划的内容及其表达的规划思想《管子·乘马篇》:“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中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此外,在城市布局上提出按职业组织聚居,“凡仕者近公(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商近市”意义:勇于打破“先王之制”中规中矩的礼制秩序,其设计思想顺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和当时城市生活的客观需要,为小国古代城市设计带来了新的思想与活力,使得城市设计观念彻底改变,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城市设计实践

4、的创新。3.长安附近都城城址变迁图(P28)4.西汉长安城的规划建设(P29)(1)为了配合地形及现状,城市平面呈不规则方形,但力求规整,符合《考工记》的做法。(2)街道正十字相交,正东正北。贯通南北的安定门内大街长达5公里。旁三门中轴对称经纬涂的道路系统(3)城中主要的功能区是宫殿,主要分布在城南,而财货买卖的贸易主要集中在城北,前朝后市。(4)帝王园林:城南曲江池、终南山(5)居民点分布在城内各宫殿之间,称为闾里,宫殿与居民点混居。(6)陵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管理各地贵族富豪,在汉长安周围黄帝陵墓处设陵城,陵城的性质是

5、消费型城市。5.三国曹魏邺城规划的规划布局及意义(P37)规划布局:1.功能分区严格,“前寝后殿”2.改正了东汉洛阳分置南北二宫的不便3.城市空间艺术上的轴线处理意义:1.曹魏邺城打破了《周礼·考工记》的传统都市模式,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开创了中国城市的“秩序性”,一方面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继承了汉代宫室与外城的区分,不同的是区分更明确,反映了阶级的对立和等级的森严,在古代成的规划中有重要影响。2.整个城市的布局新颖、结构严谨,将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这种中轴对称的布局手法从一般建筑群扩

6、大应用于整个城市,此规划手法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重大影响。103.宫城居城北中部,由大殿构成中轴线,为以后唐、宋、元、明、清都城的宫殿布局开创了先例。6.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1.方正的城市轮廓,宏大的城市规模。2.多重城墙,明显的功能分区。3.宫城居中,对称布置,左祖右社——择中立宫,以左为尊。4.棋盘式路网:城市道路都是土路,没有路面。5.左右对称的集中市肆:九宫格布局,核心部分是管理机构,优点是集中管理,缺点是不便于百姓使用。6.严整、对称封闭的坊里7.隋唐洛阳城的规划布局1.宫城皇城位于都城的西北隅2.戒备坚固严密,远在

7、大兴之上3.缩小里坊面积,以强化对居民的控制4.设三个市,更多考虑工商业的繁荣8.宋代在城市发展上的新变化(1).定期集市的出现,市镇的产生,丰富了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层次。(2).街巷制产生,坊市制全面崩溃。(3).构城技术的进步:加砌砖石城墙、瓮城、马面箭楼的修建。(4).城市更加发展繁荣:人口规模、城市规模、经济发展。(5).宗教建筑更加发达:佛教、伊斯兰教、喇嘛教。(6).传统政治中心城市的衰落。(7).城市空间布局多不规则:城市建设上规划建设与自发建设相结合,且后者影响不断扩大。9.北宋开封的建设布局1.城市平面不是

8、十分方正规划,道路划分也有一定的自发倾向。2.开封的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字形道路,三套护城河3.以宫城为中心,正对各城门形成井字形方格网4.市分布全城且沿河、路分布,形成商业街;坊市制全面崩溃。10.《平江图》的重要价值《平江图》是我国最早、最详细准确的城市平面图,在世界上也是较早的作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