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

地质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

ID:38604690

大小:10.85 MB

页数:87页

时间:2019-06-16

地质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_第1页
地质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_第2页
地质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_第3页
地质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_第4页
地质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质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21/2021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7/21/2021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陆地环境在地质作用的长期影响下不断变化着。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异常强烈,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地质灾害。如果发生在无人区,没有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时,也算地质灾害吗?不算地质灾害,只能作为不良地质现象。7/21/2021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的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也称为不良地质现象。常见的有岩石的风化、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喀斯

2、特、地震等。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山地、高原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69%,气象条件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很大,这就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仅1999年,全国就发生较大规模突发性的地质灾害320起,因灾害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占国内生产总值(GNP)的3%~6%。如长江三峡库区范围内,共有2458处危害较大的崩滑体地质灾害,急需防治的有957处。到2003年6月三峡工程实现蓄水、发电、通航这前,国家将投入40亿元,用于治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防治,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子孙后代的大事,也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顺利

3、进行并发挥正常效益的大事。7/21/2021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一)崩塌和落石(二)岩溶(三)滑坡和泥石流(四)火山喷发(五)地震7/21/2021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崩塌和落石一、崩塌、落石及其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㈠崩塌、落石的定义陡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突然向下崩落的现象叫崩塌。崩塌的岩体顺坡猛烈地翻滚、跳跃、相互撞击,最后堆积于坡脚。落石是陡坡上的个别岩石块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突然向下滚落的现象。㈡崩塌、落石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1.地形地貌条件2.岩性条件3.地质构造条件4.降雨和地下水对崩塌、落石的影响5.地震

4、对崩塌、落石的影响7/21/2021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图7-1岩性、节理与崩塌的关系7/21/2021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二、崩塌的形成机理崩塌的规模大小、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活动方式、运动途径、堆积情况、破坏能力等千差万别,但形成机理是有规律的。常见的有五种1.倾倒-崩塌2.滑移-崩塌3.鼓胀-崩塌4.拉裂-崩塌5.错断-崩塌三、崩塌的防治1.绕避2.加固山坡和路堑边坡3.修筑栏挡建筑物4.清除危岩5.做好排水工程崩塌的防治7/21/2021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图7-2崩塌的防治明洞御坍棚采用砌石护面防止风化7/21/2021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对于可能发生

5、的崩塌体主要根据坡体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的特征进行识别。通常,可能发生崩塌的坡体在宏观上有如下特征:(1)、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弧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2)、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缝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之势。(3)、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经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具备了上述特征的坡体,即是可能发生的崩塌体。尤其当上部拉张裂缝不断扩展、加宽,速度突增,小型坠落不断发生时,预示着崩塌很快就会发生,处于一触即发状态之中。四、如何识别可能的崩塌体7/

6、21/2021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一、岩溶的概念岩溶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岩石以溶蚀为主的长期地质作用及其形成的各种岩溶现象的总称。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是岩溶现象的典型地区,国际上最早在此开展工作,并用此地名代表岩溶现象,称为喀斯特。我国是可溶岩石分布极其广泛的国家之一。因此,是一个岩溶十分发育的国家。全国陆地碳酸盐岩分布面积344.3万平方公里,出露面积90.7万平方公里。二、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1.可溶性岩石2.岩石的透水性3.水的溶蚀性4.水的流动性●岩溶7/21/2021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三、岩溶地貌(1)含义岩溶地貌景观是指在地下、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

7、坏和改造作用及其形成景观,在国外称喀斯特景观。可溶性岩是主要由有: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石膏等。受地带性控制,我国南北方的岩溶各具特点。南方岩溶为热带和亚热带岩溶,喀斯特化过程比较充分、完善,因而形成石林或峰林和溶洞等最具观赏价值的岩溶景观。北方岩溶作用则以地下洞穴为特色。(2)类型地表岩溶类型:峰林、峰丛、漏斗、天窗、洼地、盲谷、石林、石芽及边石坝、泉华等地下岩溶类型:地下河、洞穴、石钟乳、石笋、石幔、石帷幕、边石坝等7/21/2021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图7--3岩溶形态示意图1-石林;2-溶沟;3-漏斗;4-落水洞;5-溶洞;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