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资源》PPT课件

《两栖动物资源》PPT课件

ID:38607647

大小:1.30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6-16

《两栖动物资源》PPT课件_第1页
《两栖动物资源》PPT课件_第2页
《两栖动物资源》PPT课件_第3页
《两栖动物资源》PPT课件_第4页
《两栖动物资源》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栖动物资源》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两栖动物资源一、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P.218)(一)什么叫两栖动物(两栖类定义)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经过变态,成体生活在陆上,用肺呼吸的脊椎动物,为两栖动物。大约在古生代泥盆纪末期(距今约3亿年前),由某些具有肺的古总鳍鱼类(有带鳞的单列型的总状鳍,内部骨骼的排列与陆生脊椎动物的排列极为近似,具内鼻孔,加上能呼吸的鳔,在动物系统演化上具有重要意义),偿试登陆并获得成功,演化成现代的两栖动物。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完成了由水到陆生的转变。现存的两栖类,无论在机能结构上或在个体发育上都反映出它们过渡类型的性质;从机能结构上来看,两栖类既保留着水栖祖先的许多特征,同时它们又获得了一系

2、列陆栖脊椎动物的特点;从个体发育上来看,其幼体生活在水里,经过变态的成体,生活在陆地上。这些都反映出两栖类在系统发生中所处的中间过渡地位。赵尔宓院士:幼体阶段在水中生活,经变态而发育为成体阶段才能到陆地生活,故称之为两栖动物更为确切而不致产生误解。赵尔宓院士(中国科学院)(二)两栖纲(两栖类)的主要特征1、两栖类发展了强有力的五趾型附肢。后肢带与一个荐椎相关节,不仅能承受体重,而且能推动身体沿地爬行。但是,两栖类和高等脊椎动物相比,五趾型附肢尚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偶鳍末端一般有五趾)2、皮肤裸露无鳞,富有皮肤腺体,以保持皮肤经常湿润。表皮开始发生角质化,真皮加厚,上陆时可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3、真皮分布大量的微细血管,皮肤的重要功能之一为辅助呼吸。皮肤缺乏保护性衍生物。3、内骨骼连结坚固而灵活,骨化比较安全。骨髂主要是硬骨,膜性硬骨大量消失,软骨性硬骨减少。脊椎分化为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头骨有两个枕髁,与颈椎形成可动关节。脊椎充分骨化,成体的脊索完全消失,开始出现颈椎和荐椎。4、肌肉的分节性变得不明显,尾部和躯干部的肌肉减少,而四肢的肌肉发达。肌肉分化为很多肌肉束,腹部肌肉多成片状,有分层现象。鳃肌退化,而一部分转化为舌肌。5、内鳃消失,以肺和皮肤呼吸。肺的结构简单,为薄囊状,仅有喉气管室,出现了喉头和气管。有的种类甚至无肺,而以皮肤和口粘膜进行气体交换。幼体用鳃呼吸,少数种

4、类终生保持着鳃。6、心室仅一个,为混合血;不完全双循环,代谢率低,为变温动物。成体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属不完全双循环。幼体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属单循环。心脏心室只有一室,因此血液为混合血,体温随外界环境而发生变动,有休眠现象,属于变温动物。血液不能完全“清浊分流”。7、成体的排泄器官为中肾型,排泄物主要是尿素。肾门静脉系统完全,有助于肾单位的滤过;两栖类有泄殖腔膀胱,不仅有贮尿作用,还有执行重呼吸水的功能。幼体的排泄器官是前肾。8、神经系统有了进步性变化,大脑半球出现了原脑皮。但两栖动物在陆栖脊椎动物中还处于较底级水平。大脑体积比鱼类大,两个大脑半球已完全分开,大脑顶壁有神经细胞构成大脑

5、皮层(原脑皮),但其作用是主管嗅觉,称为原脑皮。小脑极小,脊髓有缩短趋势,从脑发生出有10对脑神经。两栖类在陆地活动不灵活。9、具有适应陆生的感觉器官:眼睑、瞬膜、泪腺、角膜呈凸形、晶状体扁圆、有中耳。眼具有眼睑、瞬膜和泪腺,用以在陆地上保护眼球,视觉调节较为完善,角膜呈凸形,晶状体扁圆,能看远物;中耳出现鼓膜和耳咽管,能接受空气声波;鼻腔不仅是嗅觉器官,又是空气进出的通道。10、两栖类仅分布于淡水,保持着水栖祖先的原始性状。卵在淡水中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蝌蚪完成变态后才能上陆地生活,因此它们并没有彻底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两栖类上陆后分布区域受到限制,种类也不是众多,经济价值相对不太大,但

6、进化上也有重要意义,是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二、我国两栖动物资源(P.219)除圆口纲动物外,现存两栖类在脊椎动物中其种类和数量都是最少的一纲。全世界现有两栖类约4200种(老书上提2500余种?),我国约有284余种(亚种)[老书上提220~221种]。体长从16.2mm~1.8m。根据两栖类的四肢和尾的有无,可分为三个目:无足目、有尾目、无尾目。(一)蚓螈目1、特征:是极特化的地下生活的两栖类,它们于林间潮湿土壤中掘洞,并在洞中居住,食土壤中的无脊椎动物。无足类有脱离水体生活和繁殖的强烈倾向。突出特征是:体呈蠕虫状,无四肢,尾极短,适应穴居生活。另:听觉、视觉均退化,体表富粘液,有

7、许多环状皱纹;皮下有细小的骨质鳞;椎骨双凹型,多具长肋骨,无胸骨,左右心房间隔膜不完整,动脉圆锥无瓣膜。本目只有1科“鱼螈科。”2、分类(种类):蚓螈科种类:167余种,分布于南美洲和亚洲南部的热带地区。我国有:版纳鱼螈(Ichthyophisbannanica):体长约40cm,体色暗褐,穴居河、湖附近的潮湿地带。主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广东境内也有发现,为国家三类保护动物。1983年以后才发现。(二)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