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毅课件-绪论

胡子毅课件-绪论

ID:38607652

大小:2.89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6-16

胡子毅课件-绪论_第1页
胡子毅课件-绪论_第2页
胡子毅课件-绪论_第3页
胡子毅课件-绪论_第4页
胡子毅课件-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胡子毅课件-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匮要略》选读临床医学院胡子毅www.themegallery.com张仲景·经方张仲景卧龙岗目的要求【掌握】《金匮要略》书名释义、性质、基本内容及主要学术思想。【熟悉】《金匮要略》编写体例、学术成就。【了解】明确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本书特点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典范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名家评论徐忠可《金匮要略论注》自序“张仲景者,医家之周孔也,仲景之《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家之六经也。……其《金匮要略》,即所谓《金匮玉函经》也,为后世杂症方书之祖,乃有药味、有方论之《灵》《素》

2、也。”《魏志·华佗传》载“此书可以活人”林亿等人称“施之于人,其效若神”张元素称本书“治杂病若神”徐灵胎称“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应”本篇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及编写体例《金匮》与《伤寒》的联系(异同)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学术价值)学习方法主要参考书目历史沿革书名简释书名释义《汉书·高帝纪》:“与功臣剖符作书,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素问·天元纪大论》:“著之玉版,藏之金匮。”一为重要,二为概要。一为简略,二为韬略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成书过程成书整理校订散佚Identity成书:大约公元三世纪初(距今1800年),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3、。全书共16卷(10卷论伤寒,6卷论杂病)。《伤寒杂病论》写成不久,从东汉至西晋时期,即因战乱而散失,后经西晋王叔和的搜集和整理编次,《伤寒论》得以传世,而未见杂病部分,其中资料只能从其他方书如《诸病源候论》《千金》《外台》等所引用的看到一些。王洙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论》林亿、高保衡、孙奇等人整理校订《金匮玉函要略方》为《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共分三卷,上卷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记载方剂及妇科理论和处方。用于临床,其效若神。由于是节略本,使用不便,需要整理校订。整理校订内容上的变化删去上卷伤寒部分,保留中下卷杂病和妇人病部分。补充了一些方

4、剂,附录在每篇之后。编排上的变化把下卷的方剂部分,分别列在各种证候之下,编为上中下三卷题书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主要内容及编写体例主要内容全书共25篇,包括内科、外科及妇科等疾病。共398条、205方、45病、8种剂型编写体例以病分篇,采用条文的形式。有以数病合为一篇者,亦有一病分列一篇者。各篇内容第一篇属于总论性质,在全书中具有纲领性的意义。第2至17篇,大体论述内科病第18篇为外科病第19篇将不便归纳的病放在一起第20至22篇为妇科病第23至25篇为杂疗方和食物禁忌编写体例分篇目的有利于区别有关病证的异同,便于掌握他们的辨证施治规律。合

5、篇原则以病机相同,证候近似或部位相近者分别加以归纳。单独成篇独立性较强,或临床表现有较为鲜明特殊性的疾病。学术特点辨证方法脉学特点治法特点方药特点辨证方法原书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论点,认为疾病证候的产生,都是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应。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提出了根据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在辨证的同时也强调辨病金匮强调脏腑辨证的表现强调脏腑辨证的表现首篇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命名以脏腑经络分内因外因根据脏腑相生相克的关系,预防疾病的发展不少疾病以脏腑经络为辨证纲领预后强调脏

6、腑有别脉学特点凭脉辨证窥测病势传变,估计预后阐述病机,指导治疗诊脉部位运用各有不同凭脉辨证以脉之浮沉辨饮邪之偏表偏里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从脉的有力无力来辨别肺痿和肺痈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从脉的数迟推论病性寒热之偏盛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预测病势传变预后血痹虚劳病篇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呕吐哕下利病篇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痰饮咳嗽病篇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阐述病机,指导治疗如中风历节病篇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

7、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如呕吐哕下利病篇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诊脉部位运用原则独取寸口趺阳脉诊法兼诊少阴脉全身疾病妇科脾胃病变其他情况对某些复杂的病,兼诊两处以上的脉上下阻膈病分寸关尺以候之治法特点治未病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治疗未病脏腑治病求本重视人体正气,重视补益脾肾因势利导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灵活运用八法方药特点总的介绍金匮前22篇为205方,后3篇为57方,共载方262首。在前205方中,有附方22首,有5方

8、有名而无药物。205方中共用药155味。方药的具体特点方的特点药的特点方的特点疗效高,收效快效如桴鼓、覆怀而安、一剂知,二剂愈药物少有70方药物不超过5味药配伍严如黄土汤用黄芩;麦门冬汤用半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