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

《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

ID:38608794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6

《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_第1页
《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_第2页
《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_第3页
《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_第4页
资源描述:

《《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方形和正方形尊敬的各位评委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完成教材58至60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至7题。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其他平面图形的特征奠定基础。教材先让学生从熟悉的物体上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接着教材要求学生用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一看等探索并发现长放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再通过组织交流进一步明确其基本特征。教材又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体会相互间的联系,

2、并在此基础上揭示长方形的长、宽以及正方形的边长概念。随后“想想做做”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根据以上教材分析,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3、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而让学生主动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

3、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对本课的教学预设如下: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1、媒体出示一间教室的情境图。学生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2.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3、教师谈话引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知其特征,同时引出课题。】二、自主探索,发现特征第一层次:探索长方形的特征1、学生观察长方形纸片,猜想长方形的特征。2、学生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看一看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组讨论交流,班级汇报,总结出长方形的特征。3、教师

4、谈话引出长方形的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让学生通过猜测、动手操作验证,自己来探索发现长方形的特征,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第二层次:探索正方形的特征。1、让学生观察正方形纸片,同桌一起折一折,量一量,看一看,探索正方形的特征,小组交流,班级汇报。2、教师和学生互动总结正方形的特征,并谈话引出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这一层次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自助发现正方形的特征,并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与区别。】第三层次: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1、教师提出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学生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列表归纳。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一层次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并列表归纳理清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第三环节:应用拓展,巩固新知第一层次: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投影展示,学生说说围成的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2、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用两幅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投影展示交流,说说思考过程。3、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班级展

6、示交流,说说这个图形是正方形的依据。【这一层次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联系与区别。】第二层次: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小组合作,拼一拼,交流拼法,班级汇报。3、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先量一量,再填一填。班级交流。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先估一估教科书封面的长和宽。班级交流,在量一量,班级汇报交流。第三层次: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7题。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媒体展示部分学生的图形,并让这些学生说说所画图形的长和宽。本节课,我先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身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激活学生

7、的已有知识经验,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接着让学生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主动探索出长方形和正方的特点,并比较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发展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预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将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即使调控学习过程,促进知识的动态生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