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文学概说中》PPT课件

《中晚唐文学概说中》PPT课件

ID:38613885

大小:4.36 MB

页数:209页

时间:2019-06-16

《中晚唐文学概说中》PPT课件_第1页
《中晚唐文学概说中》PPT课件_第2页
《中晚唐文学概说中》PPT课件_第3页
《中晚唐文学概说中》PPT课件_第4页
《中晚唐文学概说中》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晚唐文学概说中》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晚唐文学概况(中)第一节新乐府运动和元白诗派清人赵翼说:“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瓯北诗话》卷四)一、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一)新乐府运动:贞元、元和年间,白居易、元稹为主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提出的,《乐府诗集》分乐府为十二类,共最后一类标名为“新乐府辞”,即本于白居易。所谓新乐府,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放弃盛唐理想主义,走向现实,关注民生、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二)新乐府诗歌的特点:1、创新题。建安时代起,乐府古题写时事,题

2、目和内容不协调。2、写时事。建安后自创新题却不关时事,杜甫始用新题写时事,新乐府专门“刺美见(现)事”,白居易《新乐府》50首归“讽谕诗”中。3、不入乐。新乐府诗是“未尝被于声”的徒诗。从音乐上徒有乐府之名;文学上却体现了汉乐府精神。(三)元白诗派与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诗坛又崛起了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这派诗人重写实、尚通俗,走了一条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四)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主张代表著作《与元九书》、《新乐府序》、《策林》等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强调诗歌联系现实生活。白居易主张“

3、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关注民生疾苦:“唯歌生民病”(《寄唐生》)。2、“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与元九书》)。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对现实的“美刺”作用和社会教化的功能,要求诗歌要干预现实生活。3、“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强调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主张诗歌的写实性和通俗化。反对单纯追求形式。诗歌创作“不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寄唐生》),“尚质抑淫,着诚去伪”(《策林》),反对淫靡华伪,倡导核实率真、通俗质朴的诗风。元白诗派的特点:写实性通俗化中晚唐文学概况张籍中

4、晚唐文学概况——王建《田家行》中晚唐文学概况白居易中晚唐文学概况——白居易《夜宿紫阁山》中晚唐文学概况以上诗篇我们可以看出元白诗派在写实方面的特点。几乎不去雕琢,完全按事件的本来面目去写中晚唐文学概况“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元稹《酬孝甫见赠十首》之二白居易《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诗到元和体变新。”李肇《国史补·叙时文所尚》:元和以后,诗章则“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张籍《白鼍鸣》:天欲雨,有东风,南溪白鼍鸣窟中。六月人家井无水,夜闻鼍声人尽起。王建《春别曲》: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江头橘树君

5、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中晚唐文学概况王建《园果》:雨中梨果病,每树无数个。小儿出户看,一半鸟啄破。元稹《落月》: 落月沉余影,阴渠流暗光。蚊声霭窗户,萤火绕屋梁。飞幌翠云薄,新荷清露香。不吟复不寐,竟夕池水傍。中晚唐文学概况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潮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字乐天,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贞元进士,补校书郎。元和年召为翰林学士,左拾

6、遗。以言事贬江州(今九江)司马,徙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历杭、苏二州刺史。后做过太子少傅、刑部尚书等。卒赠尚书右仆射。公元846年病逝,享年75岁。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第二节白居易吊白居易宣宗李忱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白居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策林六十九》)白居易的诗作诗作至今近存3000首。自己将诗作分为四类:

7、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后期作品分两类:格诗和律诗。作品有《白氏长庆集》1、体会此诗多重主旨意蕴。2、学习此诗将叙事、写景、抒情完美结合的构思艺术。3、欣赏其婉转的韵律和华美的词采。长恨歌【背景资料】陈鸿《长恨歌传》载:“元和元年(806)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于周至,鸿与琅耶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注:非“思贤才”。后人另

8、解:“思倾国,果倾国矣!”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注:17岁为寿王李瑁妃。目的:体会那一份由纯真爱情毁灭的无可奈何的感伤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注:不能自甘埋没。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注:“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