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必备政治高考二轮复习注意什么

名校必备政治高考二轮复习注意什么

ID:38621842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6

名校必备政治高考二轮复习注意什么_第1页
名校必备政治高考二轮复习注意什么_第2页
名校必备政治高考二轮复习注意什么_第3页
名校必备政治高考二轮复习注意什么_第4页
名校必备政治高考二轮复习注意什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校必备政治高考二轮复习注意什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政治高考二轮复习注意什么奋斗中学教研室主任魏欣丽距离2007年秋季高考只有90多天的时间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心情也会随高考日期的临近越来越紧张,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天时间里使高考取得好成绩,甚至创造出奇迹,这是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迫切要求。高考虽然是考查学生千日之功,但从某种角度看几月之功也能扭转学业成绩,这就看教师和学生能否在科学合理正确的备考策略指导下去共同努力。如果备考方法得当,学生在高考中也会产生质变。那么政治高考二轮复习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什么样的备

2、考策略才是最佳策略呢?下面谈一谈我的看法。一、认真学习和领悟考纲5一个有经验的高三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基础性的一轮复习工作后,在2月底3月初就将进入至关重要的二轮复习阶段,在这个复习阶段学习考纲、领悟考纲就变得十分重要。因为二轮复习既不是一轮复习的简单重复,也不是更快地再过一遍教材,更不能抛开课本,以教辅资料为蓝本陷入题海,而应该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整合和提高。2月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了2007年高考考试大纲,做为一名高三教师最起码的觉悟和能力是学习考纲、领悟考纲。学习什么?学习考纲结构和形式。考纲分两个部分:I考试性质,II考试内容,

3、考试性质清楚地告诉每位教师和学生,高考不是毕业水平测试,而是国家级选拔性考试,高考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因此教师和学生要客观公正地对待高考,别把高考不当回事,也不要把高考推向极致,高不可攀,只要我们正确认识,科学对待,绝对能打赢高考这场战役。考纲中考试内容又分两个部分:(一)考核目标和要求(二)考试范围高三政治教师要静下心来认真研读和领会考核目标和要求。考纲中写到政治高考考核目标有4个:①获取和解读信息②调动和运用知识③描述和阐释事物④论证和探讨问题。针对四个不同目标又相应提出了三个层级的要求,教师要深刻理解内化这些目标

4、和要求,只有对这些目标和要求烂熟于胸,才能有效地引导好学生进行二轮复习,否则会使二轮复习水过地皮湿,学生收获甚微。对考试范围教师要把考点与教材统一起来,看考纲有几个总考点,多少个分考点,把总考点与分考点与教材一一对应,总考点就是教材中的课题,分考点是教材中的主干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从经济常识看8个总考点就是8课内容,所以用总考点统率教材8课内容。从哲学常识看考试范围知识体系十分醒目,分四块: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政治常识看分4块,基本上是教材课题体系,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和宗教、国际社会和外交政策

5、。除此之外还有时事政治内容。仔细研读考纲后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1、重视教材,立足教材,宏观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进行全面复习,二轮复习一定要对教材做到“胸中有书”,这样学生才会心里有底,复习踏实。2、整合教材,构建知识网络,掌握理解内化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对主干知识、重点、难点知识不仅仅停留在记忆的层面,而要强调理解。3、关注时事政治,关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张,并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紧密结合,有意识地将时政热点与考点结合。4、联系、发展、全面地掌握每一考点,使考点由静态变动态,由5“死点”变“活点”,把握每一考点之间的纵横内在联系。二、科学备考总结

6、规律政治二轮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在短短的90多天里如何科学备考,及时总结规律显得尤为重要,否则整个复习过程就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乱了阵脚。二轮复习中教师首先要制订详细的二轮复习计划并及时告知学生,以便学生的个人复习计划与教师的教学计划同步,绝对不能在二轮复习中出现随意性,或快或慢走着瞧。这样做是对学生严重不负责任,浪费学生宝贵时间,教师必须保证提高每一堂课的复习效率。其次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绝不是随意加大训练量,陷入题海战术,训练要适度,因为高考是标准化、程序化考试,既有对速度的要求,又有准确度要求,还有规范性要求,而要符合高考考核目标和要求,不

7、经过训练是进入不了选拔性考试状态的,但在如何训练上也有规律可循。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①训练试题应是近2年高考题。因为高考题的信度、效率、区分度、难度把握较好,而且高考题这几个“纬度”具有连续性,新旧高考题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一些名师专家及广大教师比较认可和评价较高的高考试题有可能是下一年高考题命题的方向,因此,强化训练就应训练这些试题。②总结归纳一些高考典型试题,如图表题、材料题等,指导学生一要熟悉这类试题命题方向、角度、形式,如2006年全国I卷38题。二是要总结不同类型试题的解题方法、答题技巧,运用归纳法还是演绎法,还是二者相结合,归

8、纳法试题如何解,演绎法试题如何解一一进行总结。③关注和研究全国卷和北京的高考题。5因为全国卷命题人绝大部分是北京地区的名师和专家,北京地区的专家群他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