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

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

ID:38638471

大小:4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6

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_第1页
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_第2页
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_第3页
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_第4页
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宫颈糜烂宫颈外口周围的表面被宫颈管粘膜柱状上皮伸展占据而产生的红色病变,称为宫颈糜烂。在女性胎儿生殖系统发育时期,受母体性激素的影响,鳞柱交界向外推移的状态称为先天性糜烂,糜烂面积小,无恶变倾向,到儿童或青春期自然消失。后天性糜烂的病因:1.炎症性糜烂.炎性反应使宫颈鳞状上皮营养失调,加上宫颈鳞状上皮长浸渍在碱性粘液白带中,浸软而脱落,暴露出上皮下组织,形成真性糜烂,继之被来自宫颈腺体开口部的柱状上皮覆盖,成为宫颈(伪)糜烂。2.分娩时宫颈损伤、宫颈外翻,使颈管粘膜处于不利环境中,易受感染。且分娩损伤使

2、宫颈神经分布紊乱,易发生组织营养失调及糜烂,3.内分泌障碍。鳞柱交界的变动与年龄、卵巢功能有密切关系,孕妇及某些青年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高,可使子宫颈充血,宫颈腺体分泌增多,致颈管柱状上皮增生下移而使子宫颈呈糜烂状。青春期前,宫颈的鳞柱交界位于子宫外口或颈管内,由于宫颈基质与上皮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而使鳞柱交界移到宫颈阴道部,绝经期又退回颈管内。4.其他,如局部循环障碍,自律神经失调,过敏,维生素缺乏等。先天性糜烂表面由柱状上皮覆盖,粘膜下组织无炎症细胞浸润。后天性糜烂毛细血管丰富而呈红色,其表面上皮有两种

3、,一种是颈管柱状上皮向子宫颈阴道部延伸,覆盖其表面或形成多数孤岛(斑);另一种是柱状上皮下储备细胞通过增生,增殖、鳞化过程形成化生的鳞状上皮覆盖于子宫阴道部表面。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的边缘突入糜烂组织内的图象,主要由鳞状上皮化生而来,少数为固有鳞状上皮的伸延增殖。粘膜下组织有多核白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明显浸润。糜烂表面如有浅沟和凹陷,呈颗粒状,称为乳头状糜烂,若有多数的宫颈腺体囊肿,称为滤泡状糜烂,临床上根据糜烂面大小分为三度,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1/3以内为轻度,1/3--2/3的为中度;占2

4、/3以上的为重度。宫颈糜烂与宫颈癌有密切关系。如上述的颈管柱状上皮覆盖颈阴道部表面的转变区扩大,受阴道内酸性环境的影响,发生鳞状上皮化生,颈管柱状上皮暴露于阴道内易遭受致癌因子侵袭。上皮化生时,易发生肿瘤变化,每次孕产将增加这种机会。组织病理学证实,在上皮化生初期活跃的化生上皮细胞可吞噬细菌、病毒或阴道内任何微粒(分子)。阴道内如无致癌物质,柱状上皮的鳞状化生仅进展至成熟鳞状上皮;如有致癌物质,可发生间变,以至癌瘤。宫颈糜烂常无症状,如炎症明显,其症状与宫颈炎相似。宫颈糜烂范围和形态不一,可由宫颈外口伸

5、出数毫米或者米厘米,甚至占据宫颈阴道部的大部分,呈圆形或斑状,境界清楚,边缘整齐或不规则,表面光滑或呈颗粒状,色鲜红。常伴有宫颈腺体囊肿,如涂碘液,示不全着色,阴道镜检查可见鳞状上皮区柱状上皮异位和腺体开口,有时可见宫颈腺体囊肿、血管分布增加、柱状上皮孤岛和白斑(白斑、点状结构、镶嵌)。宫颈表面具有红色的边缘不规则创面,本病不难诊断,但应采用阴道细胞学检查、涂碘试验(Schiller'stest),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及颈管刮术,必要时作宫颈锥形切除术以除外宫颈上皮内癌及微灶型浸润癌,幼女,妊娠期激素紊

6、乱引起的颈管粘膜外翻,勿需治疗。其它因炎症引起的糜烂,其治疗见“宫颈炎”宫颈炎宫颈受损伤及病原体侵袭而致宫颈炎,它是女性生殖器炎症中最常见的一种。致病因素很多,如流产、分娩,性交、月经、手术等机械性刺激;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刺激;滴虫、霉菌、阿米巴包裹或滋养体、各种化脓菌、淋菌、结核杆菌、阴道嗜血杆菌、杜克嗜血杆菌、支原体(mycoplasma)及多种病毒等病原体侵袭,它常与宫体、阴道炎症并发,常伴有宫颈糜烂、宫颈裂伤、宫颈外翻。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以后者更为常见。急性宫颈炎多发生在产褥感染,感染性流

7、产及急性阴道炎的情况下。其病理变化为子宫颈充血、水肿、颈管粘膜外翻。粘膜间质中有多形核白细胞,淋巴细胞广泛浸润,并沿整个器官的淋巴管向四周扩散,以致蔓延到粘膜皱襞和腺体内,使腺体开口闭锁,形成囊状腺体和宫颈腺体囊肿,有时可沿上皮浸放腺体的腺腔内,引起上皮脱落,严重者形成宫颈溃疡。主要临床表现是大量脓性白带,刺激外阴而引起外阴瘙痒、潮红、肿胀。阴道及宫颈充血,有触痛,可伴有宫颈糜烂。急性炎症波及尿道、宫旁组织、子宫体、输卵管时,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腰背痛、下腹痛、盆腔热感或重感、尿频、尿急、排尿痛。当

8、宫旁组织和子宫骶骨韧带受累时,宫颈活动受限,子宫骶骨韧带增厚有压痛等。为明确诊断,应先查明阴道滴虫、霉菌,再作涂片染色检查细菌,有时需作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供用药参考。如有溃疡,应在急性炎症消退后作活检,与宫颈结核、恶性肿瘤鉴别。本病须用细菌敏感的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控制感染,有滴虫或霉菌者,按滴虫性或霉菌性阴道炎治疗(参见“滴虫性阴道炎”及“霉菌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火转变而来或长期轻度的慢性感染所致。多为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