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电视新闻学笔记

《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电视新闻学笔记

ID:38647607

大小:5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17

《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电视新闻学笔记_第1页
《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电视新闻学笔记_第2页
《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电视新闻学笔记_第3页
《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电视新闻学笔记_第4页
《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电视新闻学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电视新闻学》叶子电视新闻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时空意识1、追踪热点空间(1)上层热点:会议、政府信息等;下层热点:社会新闻(2)创意来源于生活的热情和积累。(3)“加热”新闻的能力:找关联性;注重趣味性3、开拓新空间(前卫意识)(1)卓越的新闻敏感①快而准地判断新闻事实的政治意义(大背景)。②快而准地判断新闻事实能否引起观众的广泛兴趣。③快而准地判断新闻事实是否新鲜,是否能对全局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④快而准地判断同一事件中的许多事实哪些重要,哪些次要。(2)出众的超前性从纷繁复杂的是事实中看出事物的发展趋势。二、三种精神、四种知识、五种意识1、勤业精神、敬业精神、协作精神;2、新闻知识、专业知识、科技知识、理论知识;3、质量

2、意识、廉政意识、忧患意识、更新意识、超前意识。三、记者与现场现场报道:概念: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摄像机和观众,以采访者、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做出图像报道。要求:短、快、准。专题二:摄像机的位置一、试图隐藏起来的摄像机1、丝路上的“疑问”:《丝绸之路》:共17集我国第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第一部中外合作拍摄的电视纪录片。在拍摄时要考虑摄影师自己:要告诉观众拍摄的主管意图或完善拍摄方法。二、故意显露的摄像机:使用方法:1、把摄像机的存在告诉观众,对疑问主动地给予观众回答。2、不要回避被拍摄对象看镜头。三、自然隐去的摄像机(长时间与拍摄对象磨合)1、记者要用深深地关切和巨大地热情去

3、表现人;2、要以高超的拍摄技巧、相关知识,切实地深入生活。四、以新闻调查《第二次生命》为例:第三十六届亚广联广播电视节目特别奖多元文化贡献奖。1、选题考虑故事性:(1)选题有故事、有悬念、有情感。(2)选题的难度:①准备时间紧张(不到一周);②采访对象“不可爱”(情感波动小,表情单一);③采访对象的拒绝。2、多元性、开放式主题结构:亲情、科学。3、控制好全篇的情感节奏(1)新闻性作品的冷静与公正要求;(2)保证记者的客观平衡性以及收视的情绪理性:①镜头选取;②片花缓冲;③中景为主,减少流泪画面。4、景别与角色身份一致:(1)记者、非关键采访对象——中景(七分像、交流景别、中立景别

4、)(2)故事主角——近景、特写——景别与像势表明态度和地位、凸显情绪的细腻变化。5、适时保持静场:情节本身的表现力可以达到表意要求的要适时保持住静场。6、拍摄两者交流注意“轴线”规律:(1)采访新闻人物尽量保证交流的方向和位置一致:——A——B——关系轴线(2)景别:“远取其势,中取其形,近取其神。”指被摄体在画框中所呈现出的视野范围,决定观众将看到多少主题内容,或者说被摄体表现出离观众的距离。①远景:人物在画幅中的大小通常不超过画幅高度的一般——表现整体气氛。②全景:全身/全貌——“定位镜头”——分切镜头的依据(总-分)。③中景:膝盖以上/大部分。④近景:胸部以上/局部。⑤特写

5、:肩部以上/细节——分割物与环境间的关系;“转场镜头”7、采访中的构图要点:(1)保证适当的头顶空间、鼻前空间。(2)拍运动的人或物时,保证一定的朝向空间。(3)过肩镜头要保证人物的清晰。专题三:事件的表现二、1、插画面:(1)作用:①改变画面的节奏。②帮助讲话人说明讲话内容。③弥补、掩盖“跳点”,掩饰人物的意外活动。④掩盖或夸大技术故障(Eg:泰森黑拳)。(2)不能插画面的情况:①有内涵、有情感、表情丰富的讲话。②需要用讲话的完整性来表明真实性的。③具有史料价值的。2、特技:(1)定格(静帧,第四维的突现)的使用情况:①力量的爆发点;②情感的冲突点;③解说词的介入点;④视觉刺激

6、的缓冲点;⑤片子的结束点或段落的转换点。(2)分画面的作用:①保留声画;②丰富其他画面;③形成对比或解释作用。9《毕业生》创作要点分析:1、自然隐去的摄像机。(摄影师与被摄者非常熟悉和亲密)2、选题的“新闻高度”——以人物开始,而不止于人物。选题的背景:(1)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2)2002年扩招3、线索设置(结构方式):充满对比和矛盾的线索、人物……“结构是针对故事或人物形成的。”大学扩招——(1)主线(有对比的两位毕业生):陈志勇;戴昊(2)辅线(大一女生,摄影助手):陈万颖4、音乐配置的情绪节奏用配乐来“代言”人物的心理和情绪。——音乐跟段

7、内情绪、跟段落情绪、5、镜头拍摄与景别安排(1)中、近景和特写的使用。(2)摇镜头的积累作用和角度的把握。摇镜头:当摄像机机位不动,借助三脚架或拍摄者身体,变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的拍摄方法。摇镜头的作用:展示空间,模拟主观镜头,积累作用(用于视觉效果比较相似的物体)6、甩镜头的转场作用甩镜头(扫摇镜头):在一个稳定画面后利用极快的摇速使画面中的形象全部虚化,可以形成具有特殊表现力的甩镜头。7、编辑特技“分画面”的对比作用:片尾部分陈志勇的感慨——不同时空的对比——“跨度”。8、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