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

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

ID:38653410

大小:1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_第1页
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_第2页
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_第3页
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_第4页
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朱德的扁担》教案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的一二两个自然段。   3、指导

2、书写生字:守、攻、必、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圈出生字,描红,并认读。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扁担图,谁知道这是什么?教读:扁担的“担”是轻声      你见过扁担吗?扁担是干什么用的?(2)仔细看这根扁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扁担上写着“朱德记”三个字(3)“记”就是记号、标记,现在你知道这根扁担的主人是谁吗?  对了,就是“朱德”(出示朱德像)朱德爷爷与毛主席、周总理一样,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他当过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深受人

3、民的爱戴。(4)听了老师的介绍,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疑问呢?(5)朱德爷爷干吗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      朱德爷爷是一位总司令,他还要扁担干什么呢?      小朋友真会提问题,就让我们来读课文,从文中来找一找答案吧2、听老师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用“?”标出。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词,根据学情,指名同学做“小老师”领读几个重点词:     井冈山根据地、粉碎、储备、同志、山高路陡、斗笠、翻山越岭、劝   (2)四人小组轮读课文,同学间互

4、相正音。   (3)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4)、生交流自己读懂的; A、我知道因为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所以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起去挑粮;       板书:挑 B、我了解到战士们怕朱德累坏了,就把他的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板书:藏 C、我知道了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并写上了“朱德记”       板书:做(5)、小朋友们真能干,通过自己读书就能获得这么多的知识!你觉得课文哪一段写的最有意思、读下来让你脑中的问题最多?(引导学生质疑)(6)指名读第3段,其余人边听边想:读了这段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可能会质

5、疑;A:大家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给藏起来呢?         B:朱德同志为什么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         C: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5、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切入口学习课文1、2自然段:(1)、要想知道朱德同志为什么坚持要和大家一起挑粮,为什么要在扁担上作记号?咱们就必须要来仔细读一读课文的1、2自然段A.自由读第一段,看看读了这一段,明白了什么?(2)根据生的回答,随机讲解“会师”(并随及简介背景);  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周围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势险要。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6、这儿就是指朱德同志带领的队伍与毛主席带领的队伍会合在一起了。这时队伍壮大了,战士们多高兴呀!(3)引读第二句:读了这一句,你看出什么来了?      (红军所处的位置很危险)(4)想象一下:山上的红军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指名学生说。 B、学习第二自然段:(1)边读第二自然段,边用“——”画出描写去茅坪挑粮所遇到困难的句子,可在重点词下做记号。(2)指名交流: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3)想象一下:“五六十里”会有多远?  联系生活:我们去城北公园玩,大约走2里的路,五六十里,要走30次城北公园这么远的路。  “山高路陡”:师在

7、黑板上画出“高山”的简笔画,让生体会山的高、险。  想象一下,山有多高,山路会怎么陡峭,红军战士在这样的山路上挑粮行走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出示想象练习:烈日当空时,红军战士们;下雨天,红军战士们走在山路上,有时;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荆棘遍布,一不小心,红军战士们……(4)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第二句(5)路那么远,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粮(引读)-----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红军战士怎么样?(团结、不怕吃苦)你是从哪个字上看出来的?   对呀,一个“争”字就告诉我们大家了。(6)齐读第二段,读出条件的艰苦,大家的热情。6.小结:通过学习这二段,我们

8、知道山高路陡,挑粮路上困难重重,但红军战士们却无所畏惧。今天,小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