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上海市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word版】

2017届上海市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word版】

ID:38664829

大小:596.6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2017届上海市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word版】_第1页
2017届上海市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word版】_第2页
2017届上海市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word版】_第3页
2017届上海市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word版】_第4页
2017届上海市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届上海市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2、,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3、爱上层楼,。(《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5、殚其地之出,。(《捕蛇者说》)(二)阅读下列宋词,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6、上阙中,词人通过、等凄美景物,渲染出一

2、种凄凉的氛围。(2分)7、下列对该词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伫倚”写出主人公凭栏时间之久。B.“黯黯”表现出日暮时光线之暗淡。C.“无言”传递出主人公内心之孤独。D.“不悔”表达了主人公态度的执着。(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黄生借书说(节选)①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②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袓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

3、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③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8、文中加点的“随园主人”就是(朝代)的(姓名)。(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归而形诸梦。10、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A.上文是随园主人就黄生来借书一事发表议论。B.第②段

4、主要阐述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C.第③段以自身经历来表达对有书不借者的谴责。D.随园主人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希望黄生专心读书。(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朱文公有足疾①,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②,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③”。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注释】①朱文公:朱熹,宋代著名理学家。②筇:

5、竹名。③勃窣:匍匐而行。1/5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道人得诗径去.(2)足疾大作.12、朱文公的神态经历了由“”到“”的变化,他“亟令人寻逐道人”的目的是□□□□(用文中词句回答)。(4分)13、“得诗径去”表现了道人的内心状态;朱熹的可贵之处在于。(4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9分)呼唤城市雕塑的本土化①据悉,不少慕名来松江观光的朋友感叹道:松江是座美丽的城市,但缺乏诱人眼球的城市文化魅力,一路下来,城市雕塑作品不少,但反映本土文化的城市雕塑作

6、品,可谓凤毛麟角,难得一见。由此看来加速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松江人,有必要慎重审视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的关系,松江的城市雕塑应该充分反映本土文化的风采。②享有城市文化之魂、文化之眼、文化名片的城市雕塑,如同镶嵌在城市风貌肌理上的耀眼明珠,是人们认识一个地方,爱上一座城市的文化清泉。放眼看世界,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法国巴黎的《大拇指》,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马德里的《堂吉诃德》等城市雕塑,无不以其折射世界的文化光芒而熠熠生辉。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话说松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魅力独特,具有

7、充沛的城市雕塑文化底气。松江城市雕塑足以创造出穿越时空、融入世界、光耀中华的优秀作品。④以松江农耕文化为例,一如汤村庙出土的古石犁,标志着五千年前松江在中国农业史上,率先由锄耕农业向犁耕农业发展的质变飞跃;二如春申君黄歇率领群众治水的故事,为“浦江之首”塑造“浦江之父”提供了文脉资源;三如“衣被天下”的元代纺织革新能手黄道婆,堪称古代松江的“工商之母”;四如解放初期由陈永康培育的“老来青”,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言及松江历史文化名人,灿若星斗,雕塑取材,空间广阔。更为难得的是,松江多位历史

8、名人具有世界性的文化影响力,如章草《平复帖》的西晋陆机,一支秃笔,万毫齐发。作为创意文化元素,陆机之笔,足以塑造成为一枚高高举起、光照古今的文化火炬。如今种种,俯首可拾,不胜枚举,足以能佐证松江城市雕塑题材内容生动,风采卓然,可雕可塑。⑤充分反映本土文化风采,应成为松江城市雕塑的主题。因为,只有具备本土内涵的文化雕塑,才是松江这座城市的个性文化身份和特征所在,也只有这样的城市雕塑,才是一本打开的书,让人能从中读到并读懂松江精神和城市抱负。如此,松江这座千年文化之城,将会在城市雕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