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教育_于冬青

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教育_于冬青

ID:38672790

大小:204.4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教育_于冬青_第1页
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教育_于冬青_第2页
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教育_于冬青_第3页
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教育_于冬青_第4页
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教育_于冬青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教育_于冬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第4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42016总第282期Journalof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SumNo.282[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6.04.025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教育于冬青,葛东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天性是自然对儿童发展的规定性,也是儿童的自然属性,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最基本、最重要的成长需求。儿童的自然天性有其规律性,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按照天性的规律整合儿童的自

2、然属性和文化属性。儿童教育不应该进行超前教育和采用非游戏化的教育方式,儿童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从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转变社会中的儿童观三维视角出发,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关键词]天性;儿童教育;教育环境[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6201(2016)04-0152-05[2]48开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儿童的发展规律也与一、儿童自然天性的教育真谛自然一样,教育要遵循儿童心灵发展的自然秩天性,就是儿童的先天属性,“天”指先天具序,合理的教育就应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有的,即通过遗传获得的各种生理表现,“性”指教育以此为依据才能发挥自

3、己的功用。中国传事物的状态、特点或质性等。天性是自然对儿童统的道家文化奉行的自然之“道”如出一辙,《老发展的规定性,也是儿童身上的自然属性,它的子·二十五章》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自然法则;因此,也经常表述道法自然”,道家所指的“自然”,不仅仅是天地大为儿童的自然天性。古今中外的教育流派关于自然,更是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魏晋玄学“教育与天性”论述颇多,对儿童自然天性的认识继承道家“顺应天性”的人生哲学,认为教育者应从直觉现象和经验描述发展到理论化和专门化循道、执道,即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人文主义研究的视野,“其主要特征是依据人的自然本性教育家

4、夸美纽斯同样从教育学的视野切入,认为全面论述教育的过程,以揭示人的发展和教育活教育应该适应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适应儿童的[1]216动的本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自然本性和年龄特征,并在自然适应性原则基础(一)儿童的自然天性有其规律性上引申出“直观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带有明天性含有遗传基因,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显的客观化教育思想色彩。针对儿童教育滥用用下,儿童的遗传基因再次重组或发生改变。历体罚和死记硬背的倒行逆施现象,我国著名的哲史上最早的儿童自然天性思想萌芽于古希腊,亚学家和教育家王守仁,在《阳明全书》中,提出“大里士多德在“灵魂说”的哲学基础上,首次提出

5、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认为宇宙间所有的事物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之教童子,必变化和运动都可以追溯到事物的本性,人也不例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3]35-36外,其自身发展基于其本性。所以“教育”在亚里已。”强调教育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士多德看来是“一个内在发展的过程、是自我展则,使儿童体会到成功的“鼓舞”和“喜悦”,才能[收稿日期]2015-01-25[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4YJA880047)。[作者简介]于冬青(1974-),女,吉林德惠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

6、副教授,教育学博士;葛东娟(1991-),女,河北保定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研究生。·152·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并进一步提出了“随人分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由于天性从一开始就设限所及”的原则,提出儿童学有余力的教育观点。定了儿童发展的阶段以及不同阶段所面对的不教育是促进人类自然天性发展的艺术,对此,卢同问题,所以教育的实质就是引导儿童顺利度过梭彻底揭示儿童发展的规律,将教育要适应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来实施自然向适应儿童的内在自然转变,赋予“自然”的教育。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发展分为鲜根本含义是“人”,倡导“把儿童看作儿童”的儿童明的几

7、个阶段,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模式随之不观,尊重儿童的天性,教育的过程就是追寻儿童同,教师是支持者和帮助者,儿童智力的发展是自身天性发展的过程。自此,卢梭的“人本化”观儿童主动发现、自发学习的结果。儿童的发展实念奠定了系统化、理论化的教育思想体系的基质上依赖于主体的活动,是儿童内在成长的动础,树立了科学儿童观。力。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也认为儿童的发人的教育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展与教育之间存在着最近发展区,教育不能过于之于事物,这三种不同的教育,“自然的教育完全超前也不应落后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教育的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