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报 毛文斌

地震预报 毛文斌

ID:38674142

大小:2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地震预报  毛文斌_第1页
地震预报  毛文斌_第2页
地震预报  毛文斌_第3页
地震预报  毛文斌_第4页
地震预报  毛文斌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预报 毛文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源与地球科学院《工程地质学》课程论文论文名称:浅谈地震预报姓名:毛文斌学号:05101984班级:地质10-1班指导老师:王档良浅谈地震预报[摘要] 在简单分析地震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介绍了地震预报的多种常用方法:S波分裂、电磁波异常、次声波异常、地应力异常和地壳形变等,指出地震预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多种学科,解决地震预报这个世界难题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关键词] 地震规律;地震;预报;地壳运动地震预报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有赖于对全球,至少是相当大区域内地壳现代构造运动的了解。凡6级以上地震震中区震前从无不出现宏观异常者,

2、尤其地下水水位从无不出现宏观异常者。凡7级尤其近8级地震震中区震前无不出现地裂者,地下水无不出现宏观异常者。有异常不一定有地震,有地震(较大)必定有异常。宏观异常区域上的收缩、时间上的丛集、加速是临震征兆。 地震预报的方法1横波(S波)分裂 地震破坏力来自于震源所发出的地震波。地震波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是通过地球本体传播的波,包括纵波(P波)和S波。S波分裂又称为S波双折射,是指横向偏振的S波在通过某种形式的有效弹性各向异性固体传播时,分裂成2个近似垂直偏振的震相,这2个分裂的震相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和不同的振动方向,这就意味着它们在

3、粒子运动偏振图上会有特征性的差别。地壳中的岩石微裂隙在各种地球物理现象的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基于分析地震发生时发出的剪切波分裂现象,对上地壳岩石介质的各向异性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Crampin等指出,地壳上部广泛存在含流体的微裂隙或孔隙,在应力作用下这些裂隙或孔隙沿一定方向呈优势排列,裂隙面与最小主压应力方向垂直。由于近地表的最小主压应力通常是水平向的,所以裂隙在地壳中是竖直排列的,而走向与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一致,因此从本构关系上讲,定向裂隙的存在使地壳介质呈方位各向异性,导致S波在传播过程中分裂成快S波与慢S波,其中

4、快S波的偏振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大体一致。近年来对各种地质构造环境中的S波分裂观测和研究可以给应力场和地震预报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2 电磁波异常 许多地震学家通过观测发现,地下电能在大震前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产生相当强的电磁波异常现象,这对临震预报非常重要,说明电磁辐射与地震孕育有一定的客观联系。关于临震电磁辐射源的机理,国内冯竟等认为,震前电磁辐射源是在地球内部,并把电磁辐射现象作为地震临期预报的一种重要手段。研究表明,电磁异常与台站附件的地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地震的震级越大,其相关性越高,电磁异常的起始时间愈;并且异常的持续时

5、间与震级大小有关等。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了电磁波观测台网的建设,分析多种资料,根据地震电磁异常信息的波形、频段、幅值、强度、信号的方向性等来预测发震地点和发震时间等。故电磁波异常方法在地震预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这种异常强大的电磁波也会引起电器等的反常现象。如1995年1月17日日本大阪-神户7.2级地震前,神户所在的兵库县一个家庭的冰箱从15日夜间22:00左右响声突然增大,而且一直到地震后的17日白天才恢复正常。3地应力异常 由于地球加速度的变化以及地球极移现象产生离心惯性力的切向分力、纬向惯性力引起大陆块滑动,

6、地壳中的物质在惯性力作用下不断挤压产生地应力。地应力出现异常和突跳,一般可以作为地震发生前的短期信号。而李均之等研制的电阻应变法地应力传感器,将传感器埋入地壳(岩石或土体中),它有准确的计算公式,可以预测地震的发震时间、震级和发震地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强震在震前都能收到信号,这取决于震中所处的地质构造。4地壳变形 地震前地壳、地理位置会发生变化。根据大地测量(如跨断裂带的定点水准观测、三角网复测等)所获得的地壳形变资料能判定该断裂带的活动性,通过布置台网,用地震仪测定某一断层发震的强度和频率。1970年1月4日,云南峨山县某测量队在

7、工作时发现水准仪和经纬仪气泡反复摆动,无法正常测量,他们据此推测将有地震发生。果然,与该区相邻的通海于5日凌晨1:00发生了7.7级地震。另外应用各种地震观测技术,如应用全球空间定位技术(GPS)监测大范围地壳运动可以提供动态地壳形变图像,运用卫星遥感技术(RS)探测地壳热、电、磁等变化并提供时空动态变化图。这些资料信息都可以提供某一区域地壳的形变,作为预报地震的证据。5地磁异常 地磁场的分布和变化有较强的规律性。地磁异常可以反映太阳活动、星际空间、磁层、电离层、地壳、地幔以至地核中发生的与电磁有关的各种物理过程,因此地磁场时空动态

8、的异常变化与大地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大地震(特别是震级>8.0级的巨大地震)可能是地磁变化产生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大区域地磁场时空动态变化,特别是剧烈的突变异常是有利于巨大地震发生的环境因素,强震前1~2个月内出现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