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修辞篇-4章语义分析

语法修辞篇-4章语义分析

ID:38689454

大小:285.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6-17

语法修辞篇-4章语义分析_第1页
语法修辞篇-4章语义分析_第2页
语法修辞篇-4章语义分析_第3页
语法修辞篇-4章语义分析_第4页
语法修辞篇-4章语义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法修辞篇-4章语义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法修辞篇第四章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语义关系分析-格语法☆语义指向分析句法结构分析的内容句法层次分析句法分析句法关系分析句法结构分析句型分析语义关系分析语义分析语义指向分析语义特征分析第一节语义关系(一)什么是语义关系语义关系是指隐藏在句法结构后面,由词语的语义范畴所建立起来的关系。例:实施动作者承受动作者敲打工具时间地点他用手敲打桌子。(施事—工具—动作—受事)(二)语义关系与句法关系的关系二者分属不同层面。语义关系与句法关系的对应不是固定的。(1)相同的句法关系可表现出不同的语义关系例:挖野草(动作—受事)挖地道(动作

2、—结果)(2)不同的句法关系可表现出相同的语义关系例:跑来了一头牛。(动作—施事)一头牛跑来了。(施事—动作)(三)动词和名词性词语间的语义关系类别动词和名词性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也叫做格关系。在这种格关系中,名词性词语充当了一定的“格”即语义角色(如“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等)。因此,分析名词的语义格或语义角色也就是分析动词和名词性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根据语义学家目前的研究结果,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性词语经常担任的语义角色有13种:施事、受事、系事、与事、结果、工具、方式、处所、时间、目的、原因、材料、对象1、施事—

3、—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他吃了。小林被邻居打了。2、受事——动作行为的承受者。他吃了饭。他把苹果扔掉了。3、系事——联系动词联接的对象。他是学生。我成了北京人。4、与事——动作行为的间接承受者他送我一条领带。他给我一个饼。5、结果——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或变化。他织了一件毛衣。我写了一篇文章。繁荣经济。美的风扇,风凉世界。6、工具——动作行为的凭借物。我写蜡笔,他写铅笔。你吃小碗,小李吃大碗。7.方式——动作行为进行的方法、形式。今天考口试,明天考笔试。我跳探戈。8.处所——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起点、终点。我住三楼。食堂我吃不惯。

4、9.时间——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他在广州过“五•一”。他从星期一开始休假。10.目的——动作行为发生的目的他忙活婚礼呢。他们在跑招待卷。11.原因——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避风头休病假12.材料——动作行为所使用的材料地面铺满了瓷砖。柜子是木板做的。13、对象——动作的对象这件事奶奶非常关心。师傅已经跟我说了。注意:(1)动词同名词性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是由它们双方共同决定的。这可以由下面两点得到证明:A.同一个动词与不同的名词性词语搭配,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例:考学生考笔试考语文考一百分考大学B.同一个名词性词语与不同的动词

5、搭配,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例:折腾研究生考研究生学研究生教研究生当研究生(2)名词与名词组合成一个句法结构时,也可能形成若干种语义格类型。例:陶瓷+名词陶瓷戒指—语义格:质料陶瓷工人—语义格:职业陶瓷商店—语义格:行业陶瓷娃娃—语义格:比喻(四)语义关系的解释力建立起语义关系的类型,就可以合理解释句法结构内部的许多复杂情况。(1)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相同的词类序列能构成的不同句法结构“V+N”格式学习园地学习机会学习年龄学习汉语学习外国学习文件(2)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格式的句子有些有歧义现象,有些却没有歧义。鸡不吃了。小

6、李不认识。他不吃了。小李没有去。烤鸭不吃了。鞋子没找到。第二节语义指向一、什么是语义指向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跟其他成分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①他香喷喷地吃了碗饭。②他吃了碗香喷喷的饭。►►语义指向分析的重点是在结构上没有直接组合关系的语法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即非直接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Er二、语义指向的类型关于语义指向的类型,重点要掌握补语、定语和状语的语义指向。(1)补语的语义指向例:他砍快了。(指向动词)他砍累了。(指向主语)他砍光了树。(指向动词宾语)他把刀砍钝了。(指向介词宾语)(2)状语的语义指向老将军精

7、神抖擞地站在队列前面。(前指主语)那家伙把老师痛哭流涕地气跑了。(前指介词“把”的宾语)她长长地划了一条红线。(后指宾语)张先生是前天早晨过身的。(后指中心语)(3)定语的语义指向她过了一个轻潇洒浪漫的周末。(前指主语)他听了一个晚上的交响乐。(前指述语)爸爸喝了一小杯红酒。(后指中心语)三、语义指向的解释力1、语义指向可以合理地解释某些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传统的中心词分析法中,“他死了舅舅。”的主干被认为是“他+死”,显然,这是不符合句子的本意的。为什么有些句子如“那篇论文写了二十天”的主干却能被认为是“论文+写(了

8、)”呢?他死了舅舅。那篇论文写了二十天。原因就在于:语义指向不同。【试分析——】(2)语义指向分析可以解释某些歧义现象例:他有辆自行车很骄傲。他有辆自行车很别致。他有个女儿很骄傲。他有辆自行车很骄傲。他有辆自行车很别致。他有个女儿很骄傲。第三节语义特征一、什么是语义特征语义特征,就是指词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