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教学案例—《模仿小动物》

小学体育课教学案例—《模仿小动物》

ID:38724629

大小:9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8

小学体育课教学案例—《模仿小动物》_第1页
小学体育课教学案例—《模仿小动物》_第2页
小学体育课教学案例—《模仿小动物》_第3页
小学体育课教学案例—《模仿小动物》_第4页
小学体育课教学案例—《模仿小动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课教学案例—《模仿小动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体育课教学案例—《模仿小动物》一、设计理念人是身与心的统一体。做每一件事,只有身心达到完全的统一,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体育教学更是如此。毛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在三年多的体育教学中,尝试了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投入到“情景”中,让学生心悦诚服地跟着教师,兴趣地去亲身体验,来引导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主体性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身心统一,增进学生身体,身心健康,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本课根据一年级学生好表现、善于模仿、喜欢玩游戏的特点运用情境教学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材内容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让学生模仿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的跳跃

2、方式;并通过游戏使学生一到课堂上就感到生动有趣、形式新颖,兴趣指向一下子就集中到练习之中;整节课学生的练习都处于在“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们身处生动活泼的情节之中锻炼身体、学习动作,始终在角色扮演的良好环境中自觉、自主、能动的学习;他们心情愉悦,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思考问题、交流合作、创新拓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学习内容模仿各种小动物跳游戏一:小动物游泳游戏二:学习小动物的声音(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创想,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学习小动物的行走要领,发展学生灵敏性。通过模仿小动物行走,发展学生良好的协调能力和

3、力量素质。教师继续进行最棒个人、小组的评选、鼓励,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在体育课上良好的价值取向;5、引导学生尝试自己想象出来的各种动物的行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模仿能力。(三)教法学法:1、教法:讲解示范法、实践法、纠正错误法、评价激励法。2、学法:通过观察引导----诱导表达----模仿练习----设疑----自练----参与比赛----互相评价、互相激励的整个过程。(四)教学流程1、开始部分(3分钟)A、整队。B、先组织学生饶球场慢跑2圈。2、准备部分(4分钟)教学中通过队列队形变换来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A、立正、稍息。B、向左向右向后转体。3、设计意图:A、集中学生的注意力。B、加强学

4、生的队列队形练习。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展示自己的能力。5、让学生去评价谁做得最好。三、基本部分(28分钟)(1)语言引导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学生:“喜欢!”“很喜欢!”“特别喜欢!”教师:“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动物?”学生:“小狗、小猫、公鸡、羊、牛、大象、猴子……”教师:“你们知道的真多,谁能来模仿一下小动物的叫声?”学生模仿。教师:“你们看看,老师在模仿谁走路?”(模仿大象——鼻子长长,走路笨重。)学生:“是大象。”教师:“也请同学们来模仿模仿。”学生练习,教师及时表扬。教师:“谁还能模仿别的小动物走路?”学生模仿,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小动物的特点,如:教师把两手举在

5、头的两边,边念儿歌,边并脚跳:“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教师:“现在动物园里开大会,请小朋友们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参加模仿比赛,看看谁模仿的最像。”(2)讲解示范①教师讲解示范②组织学生分组练习③教师巡视纠正错误④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提出一定的要求⑤比比哪组的小动物过河的本领最棒(3)学生分组练习1、体会双脚前脚掌同时登地起跳和轻巧落地的方法;2、身体的协调配合;3、提高自我表现的能力;4、通过练习初步学会连续双脚跳的技术;5、体验成功与失败。(4)结束部分(5分钟)1、随音乐师生同做幸福拍手操。2、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和需要努力的地方,说说别人的优点。3、老师总结

6、,师生再见。四、案例分析模仿动物走,趣味性强,形式多样,主要是发展学生模仿动作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模仿,去创造,去尝试,去发现,去解决问题,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渗透到知其意,明其利,乐其趣的自主性活动中去。本案例,尤其对顽皮学生的教学更加适应,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课堂上发生的不协调的情景,教师可采取“宽容、转换、停顿、幽默、诱导、暗示、冷却、糊涂”等策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教案本课主题《模仿小动物》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教材1、模仿小动物跳;2、小动物游泳;3、小动物的声音。教学重点双脚前脚掌同时登地起跳。教学难点动作协调。教学目

7、的1、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模仿能力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培养想象和创意能力提高身体灵敏性和表现能力。3、体验并简单地描述成功或失败的心情。教学顺序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学法与要求运动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次数时间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师生问好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二、队列队形练习:1、立正、稍息;2、左右转体。1、指导学生在制定位子整队2、师生问好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和任务4、口令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