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立德 以善立教

以善立德 以善立教

ID:38734092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8

以善立德 以善立教_第1页
以善立德 以善立教_第2页
以善立德 以善立教_第3页
以善立德 以善立教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善立德 以善立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善立德以善立教 读后感一所学校的成功,本质是教育思想的成功,是对教育规律和教育目的科学把握。湖北省公安县第一中学,找到了一个抓手——以善立德,以善立教,从而维系了教育的向度。”育人的本质在育德行善。教育的原点是育人,育人的原点是育德,育德之本在行善。在教育实践中,我注意到“善”关乎教育之道。有些学生总认为,学习好就是一切,学习好完全可以掩盖自己的一些小过失。然而,失之小节,也许是酿成大错的开始,因为一个人的良好素养往往体现在小节上,正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反之,自律、自爱、自尊、自强,时时处处从小做起,也许正是长大后成才的良好开端,正所谓“勿以善小

2、而不为”。多做好事,多做实事,多做利他的事;“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都可向善;“达则兼济天下”,像马克思在作职业选择时所说的,“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而给全人类带来幸福”,这是大善;“穷则独善其身”,凡事都要从善意出发体谅对方的难处,凡事都要得理也让人,凡事都要蹲下来服务,这是小善。身为教育者,从善意出发,要学会把自己摆在和学生相同的高度,真心与他们交流,这样才有效果,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的确确是为他们好。否则,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高高在上,即使教师再自认为是对学生如何好,学生也肯定会有抵触情绪。以善为本,以善立德。行善,永远积极向上,

3、重在积累,重在持之以恒地践行。对一个人来说,特别是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要做到:志,远大、善达;心,善良、纯洁;言,善信、守度;行,善举、无我;往,友善、和谐;思,善策、善变;学,善研、善用;能,善始、善终;体,善养、善健。总之,就是要与人为善,与己为善,与事为善,与时为善。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用善心培养善心,积善还得辅善、扬善。教育本身就是大善大美的事业。尤其在这样一个纷繁芜杂的时代,“教书”和“育人”的职责咬合得如此紧密,“为人师表,立德树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分量。善,是所有宗教的共同教义,理应是教育的教义。胸怀善念,执着

4、教育。教师要怀有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用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业,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像霍懋征先生那样,一生只为教育而来;要像汪金权先生那样,甘于清贫与寂寞。教育是一种对梦想的守望,只有怀有教育理想与信念的人,才能享受教育的情趣与艺术,才肯付出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胸怀善念,启蒙人生。教育的天职是启蒙人生,教师要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用心呵护他们的成长,为他们进行思想启蒙、道德扶正、精神引领、价值灌输、理想燃烧,教他们求真、尚善、爱美,帮助他们建构起华丽精神的大厦,教育他们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把他们培养具有创新精

5、神、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胸怀善念,永葆善心。今天教育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复杂。社会转型期阶层的分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学生主体意识的日益增强,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给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要解决教育中“人心”的问题,唯有读书是一剂良方,是怀着永恒的冲动寻找精神家园。教师的根在书中,教学的艺在书中,教育的情在书中,教育的魂在书中,只有读书,才能永葆善心,拥有童心。以善立教,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定教,考虑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善教善导,始终以因材施教为基本的教学方法,以有教无类为基本的教育良知,以诲人不倦为基本的助学态度。在课堂教学

6、上掀起一场深刻的革命运动,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扎扎实实地改课。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当下每一所学校都无法回避的教育选择和核心事件。以善立德以善立教 读后感张冬梅2013.11.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