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意识的误区与思考

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意识的误区与思考

ID:38755381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8

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意识的误区与思考_第1页
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意识的误区与思考_第2页
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意识的误区与思考_第3页
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意识的误区与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意识的误区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意识的误区与思考据2013年东莞市统计局统计的数字显示:东莞市常住人口为831.66万人,外来务工人员为642.73万人,占77%。在东莞,外来务工人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何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特别是法律维权意识,对东莞的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来莞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意识的误区1、来莞务工人员自身对法律维权意识的误区。一是相信金钱万能说,不敢维权。相对于用人单位,特别是私企,务工人员认为用法律手段维权就是与用人单位为敌,用人单位的老板财大气粗,用金钱开路没有办不成的事。加上极少数的黑心私企老板叫嚣:我宁愿花100万摆平关系,也不给你一分

2、钱。导致许多务工人员不敢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相信官商勾结论,不愿维权。受社会活动圈子的局限,一些务工人员相信坊间传说,认为商人有钱,必然会结交官员,官商一体,官员一定是商人的保护伞,官员会偏袒商人,用法律维权行不通,因此不愿意以法律手段维权;三是相信大闹能成事,不会维权。受新闻媒体及网络报导的影响,什么跳楼讨薪、裸体讨薪、集体罢工等等,以此吸引媒体和大群眼球,求得事情的解决。这样也往往真的能解决问题。但这正是法律的悲哀。有些事情以法律手段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但务工人员却不懂,不知道怎么做,导致自己个人和整个社会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得不偿失。同时也导致法律维权意

3、识的灭失。2、部分执法人员对法律维权意识的误区。一是将法律维权意识与发展经济对立。企业主对东莞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从一定程度上说,维护企业方的利益就是维护东莞经济的发展。正是基于此,一部分执法人员将务工人员的法律维权意识与发展经济对立起来,认为来莞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意识的成长是破坏东莞大好的经济发展形势,不应当提倡。二是将法律维权意识与建立和谐社会对立起来。随着新的《劳动合同法》的频布实施,劳动纠纷案件大幅上升,务工人员的法律维权意识得到提升,部分执法人员认为纠纷多了,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三是将法律维权意识与社会财富分配模式对立。部分执法人员认为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意识的

4、提高会打破原有的社会财富分配模式,企业主因此将经营困难,而且公务人员分配到的社会财富会被务工人员削减,使社会财富的分配出现不公。3、部分司法人员对法律维权意识的误区。一是轻视。因为来莞务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常常做出无理取闹、不懂装懂的事情,司法人员有时费尽口舌、百般解释双方仍无法沟通,导致司法人员轻视务工人员,从而认为法律维权路慢慢、水长长,失去信心,因此滋生轻视法律维权意识的心态。二是草率。务工人员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与一般的民事纠纷有不同之处。务工人员面临的困境是没得钱、不得闲、取证难。没有钱会缩手缩脚、畏难怕输;不得闲可能出现迟到、缺席;取证难主要是由于用人单位利用优

5、势地位和专业法律人员藏匿证据、不留证据。一些司法人员不考虑这些因素,不做细致的工作,不述明法律的利害,可以依职权调取证据查明事实的不调取,生搬硬套“谁主张谁举证”,草率结案。三是偏袒。主要表现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上。从法律上讲,法官自由裁量的范围内所作的裁决虽然都是合法的,但有时却不尽合理。如法律规定为“可以”,就意味着也“不可以”。法官在自由裁量时偏袒用人单位极大地打击了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意识的信心。二、思考1、法律维权意识的初步觉醒是法治进步的当然表现。通过法律途经维权是法治发展的结果,是当今社会维权的正当手段。在奴隶社会,为血亲复仇是法律所允许的,不但充满血腥,而且常

6、常是弱肉强食;在封建社会,“亲亲得相守匿”、“父为子隐”,亲人之间可以相互包庇且为法律所提倡,虽兼顾了亲情,却危害了社会整体利益。法律发展到今天,摒弃了奴隶制法与封建制法的糟粕,是法律的一大进步。通过法律手段维权而不是其他血腥手段或破坏手段来维权,正是这一进步的体现。2、法律维权意识的普遍增强是法律秩序好转的重要标志。增强法律维权意识首先是对自身合法权益的尊重和重视,当整个社会普遍意识到依法维权的重要性时,同时也会意识到他人的权益,这是守法的基础。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个人首先关注的是个人利益,然后才去注意不损害他人利益。当法律规定损害他人利益要付出很大的个人成本时,出于个

7、人利益的考量,守法的人就多了。从这一点上来说,法律维权意识的普遍增强既能够促进法治建设,又能够使社会更加和谐有序。3、法律维权意识的全面践行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的终极目标是国家的治理有公正合的法律可依且法律得到践行。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奋斗,我国的立法机制、立法水平和立法内容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而在法律的实施方面,由于全国存在地区差异以及司法理念的差别,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东莞无论从司法水平、司法理念及司法的廉洁性等方面,都立于全国前列。在东莞,来莞务工人员法律维权意识的全面践行具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条件。法律维权意识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