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疾病》PPT课件

《头部疾病》PPT课件

ID:38777546

大小:1.07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6-19

《头部疾病》PPT课件_第1页
《头部疾病》PPT课件_第2页
《头部疾病》PPT课件_第3页
《头部疾病》PPT课件_第4页
《头部疾病》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头部疾病》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主讲教师:王洪斌教授第六章头部疾病一外耳炎(一)定义外耳炎指发生于外耳道的炎症。异物、污染、细菌外耳组织炎性渗出组织外组织内外耳道排出分泌物瘙痒、皮肤发炎溃疡外耳道肥大、增生听力降低一外耳炎(二)症状急性外耳炎:外耳道内排出不同颜色带臭味的分泌物,粘着周边被毛,并浸渍皮肤发炎、溃疡;耳部瘙痒、疼痛并敏感。2.慢性外耳炎:分泌物浓稠,外耳道上皮肥大、增生,堵塞外耳道,听力减弱。一外耳炎(三)治疗1.去除病因:异物、细菌、病毒2.消毒排积液: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擦干,涂1%~2%龙胆紫或1:4碘甘油.3.止痛止痒:注入可卡因甘油(可卡因0.1g

2、+甘油10ml)4.软化耳内容物:糜蛋白酶(4000U)+8ml氯霉素眼药水后滴耳,软化后取出。5.重症病例:犬的重症外耳炎可手术切除部分外耳道,引流,进行开放疗法。二中耳炎(一)定义:指鼓室及耳咽管的炎症。(二)病因1.内部蔓延: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鼻炎、咽炎2.外部蔓延:外耳炎、鼓膜穿孔也可引起中耳炎3.致病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是常见病原菌。(三)症状功能障碍:听力减退,疼痛使头倾向患侧。2.全身症状:化脓性中耳炎时,动物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精神沉郁,阵发性痉挛。3.炎症蔓延至内耳者:动物表现耳聋和平衡失调、转圈、头颈倾斜而倒地。二中耳炎(四)治疗1.抗菌消毒清洗:外耳道滴

3、入抗生素药液;2.中耳腔冲洗法(如右图)3.全身治疗:头孢拉定胶囊、黄连上清片、穿心莲内脂片二中耳炎全身麻醉清洗外耳道耳镜检查鼓膜鼓膜穿孔者鼓膜未破细吸管冲洗中耳穿刺针穿通鼓膜放出积液普鲁卡因青霉素反复洗涤三面神经麻痹(一)病因1.中枢性面神经麻痹:(1)脑部神经受压:肿瘤、血肿、脓肿、结核病灶、指形丝状线虫微丝蚴感染。(2)症侯性:马腺疫、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脑炎、李氏杆菌病、马媾疫、犬瘟热等。2.末梢性面神经麻痹:神经干及其分支受到创伤、挫伤、压迫、长期侧卧摔跌猛撞于硬物等引起。三面神经麻痹(二)症状1.单侧性面神经全麻痹(1)单侧性上颊支神经麻痹:耳及眼睑功能正常,仅患侧上

4、唇麻痹、鼻孔下塌歪向健侧(2)单侧性下颊支神经麻痹:患侧下唇下垂并歪向健侧。2.两侧性面神经全麻痹:(多是中枢病变的结果)两侧鼻孔塌陷,呼吸困难。唇麻痹,采食困难,咽下困难(三)治疗1.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预后视原发病的转归而异2.药物疗法:神经通路附近注射硝酸士的宁(或藜芦碱)和樟脑油,隔日一次,3~5次为一疗程。3.温热疗法:红外线疗法、感应电疗法或硝酸士的宁离子透入疗法4.电针疗法:以开关、锁口为主穴,分水、抱腮为配穴。或判断发生神经麻痹部位后在神经通路上选穴。三面神经麻痹(三)治疗5.鼻翼开张法:(1)鼻翼开张器:进行手术扩大鼻孔,解除呼吸困难。(2)皱襞开张法:将鼻

5、翼背部的皮肤作成若干纵褶,横穿粗缝线,收紧打结,由于皮肤向中央紧缩所以鼻孔开张。(3)皮瓣切除法:后者是在两鼻孔间的鼻背上切除一片卵圆形皮肤,将两创缘缝合,使鼻孔张开。三面神经麻痹四副鼻窦蓄脓(一)定义:副鼻窦内的黏膜发生化脓性炎症而导致的窦腔内脓汁潴留。(二)解剖副鼻窦是指鼻腔周围头骨内的含气空腔,包括额窦(多发于马)、上颌窦(多发于牛)、蝶腭窦、筛窦等。四副鼻窦蓄脓(三)病因1、局部化脓性炎症扩散:(1)马上颌窦炎及蓄脓:牙齿疾病、额骨、上颌骨骨折;(2)牛额窦炎及蓄脓:低位角折、去角不良2、全身性传染病继发:牛恶性卡他热、放线菌病、马腺疫、马鼻疽、羊鼻蝇蛆病、肿瘤、犬瘟热

6、四副鼻窦蓄脓(四)症状1、流鼻液:脓性鼻液混新鲜血液:窦内有骨折性损伤脓性鼻液混草屑饲料:龋齿或牙齿缺损与上颌窦相通脓性鼻液混腐败血液:坏疽或恶性肿瘤。2、额骨隆起:眶后憩室部额骨增厚→压力加大→脑障碍(周期性癫痫或痉挛、眼球突出、呼吸困难)3、颌下淋巴结肿胀:可移动,无痛感,波及鼻泪管时出现流泪四副鼻窦蓄脓(五)治疗:1、治疗原则:除去脓汁、抗菌消炎2、治疗方法(1)抽出法吸引器或注射器吸出脓汁→0.1%高锰酸钾或新洁尔灭灌注冲洗→生理盐水冲洗→灭菌纱布吸干→填入抗生素油剂纱布→直至化脓停止;内服中药辛荑散或加味知柏汤。(2)鼻旁窦圆锯术五舌下囊肿(一)定义舌下腺或腺管损伤,

7、唾液积聚其周围组织,引起口腔底部舌下组织的囊性肿胀,是犬、猫唾液粘液囊肿中最易发生的一种,多发生于犬。五舌下囊肿(二)病因1、舌下腺腺体及导管被骨骼或鱼刺刺破,诱发炎症2、粘液或唾液排出受阻3、舌下腺一部分与颌下腺共开口于口腔,故舌下腺和颌下腺常同时受侵害。五舌下囊肿(三)症状1、大量流涎2、舌下或颌下肿块:出现无炎症、逐渐增大,有波动的肿块3、穿刺排液:舌下囊肿会被牙磨破,穿刺液粘稠,呈淡黄色或黄褐色,呈线状从针孔流出五舌下囊肿(四)治疗1、定期抽吸:促使囊肿瘢痕组织形成,6-8周后易复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