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血液的泵 心脏

输送血液的泵 心脏

ID:38782085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9

输送血液的泵  心脏_第1页
输送血液的泵  心脏_第2页
输送血液的泵  心脏_第3页
输送血液的泵  心脏_第4页
资源描述:

《输送血液的泵 心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附件3:教学设计模板设计者谭金波课题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学科生物适用年级七年级下学时1h课型教材人教版【学习者分析】:初一学生无论从生理还是智力等方面来说,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尚处于一种懵懂阶段,对于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都不甚了解,所以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无法解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每一个时机,在引导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远大的理想抱负。【教学目标】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本节教学通过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观;通过对心脏的结构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并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学生。【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本节教学可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血液循环途径的教学。教学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类比猪心脏,链接视频,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分析【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难点:观察新鲜猪的心脏结构。通过使用链接视频与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分析【教学方法】本节教学可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血液循环途径的教学。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过程中,准备新鲜的猪心以及人的心脏模型视频并在观看时重点指出,

3、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主动获得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心房和心室壁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等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各自的功能。关于把心脏比喻成“泵”,教师可以用发动机或抽水机等进行类比,进而说明心脏作为“泵”的作用。【教具】Ppt视频【学习环境及学习资源】教室案例视频【教学准备】教学ppt视频等【教学结构简要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技术应用设计意图问题导入1回顾动脉静脉的定义引导学生回答血液流动的动力是什么?同时链接播放水泵的视频把

4、心脏比喻成“泵”,教师可以用抽水机等进行类比,进而说明心脏作为“泵”的作用。2将右手放到胸口左侧,将左手放到胸口右侧,感觉心脏的搏动并使用链接感受心跳的感觉。(用前面膈肌的作用类比心肌的作用)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好好感受心脏位置明白心跳是肌肉舒张与收缩的过程。链接ppt和链接水泵视频(通过类比引导学生认识心脏的功能,激发学生对心脏的学习兴趣)。新课讲授  1展示心脏外形图并观察。思考心脏外形,并通过自己展示课件“2链接新鲜猪心脏的解剖视屏和观察猪心脏的四个腔的结构特点与连接特点。3通过第二个链接理解腔的连接血管与巩固对心脏的再次巩固展示课件“心脏是怎样工作的?4以提问方式检查学生们

5、预习效果5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课本61页“讨论”中的4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通过小组积分竞赛形式激励每组派代表陈述本组的观点和结论,教师及时点评与诱导提问(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发展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观察,主动地获取有关心脏的知识,并推测它的功能。注意观看大屏幕和模型,对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进一步重组和加工。不足之处加以补充和完善。认真观看视频。布置阅读、思考。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特点的理解通过大量插入文本框来链接视频与内部幻灯片链接内部ppt来分析问题。利用学生的视觉、听觉,加深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理解)。增加自我逻辑思维能力,推导能力。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回

6、答问题。坚持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题,教师引导作用。总结布置作业教师使用ppt展示本节课内容让学生回答自己在本堂课的收获,并及时补充课堂笔记和知识体系。同学总结本节课的收货复习并巩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教学反思】1课件不要太多且善用信息技术 课件的利用有双面性。通过链接视频,音频等好的课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信息量,突出重点和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课件太多就有一定的弊端:不利于和学生的心灵沟通;对于学生表达和交流不能够及时处理。所以我们认为课件展示要适度。2在学生探究学习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总结 我们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认知程度十分有限。所

7、以,在探究式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总结,围绕教学目标揭示规律性的东西,以加深理解和记忆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式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教师的适当总结,也使他们对知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