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如何面对频发的地震灾害

人类如何面对频发的地震灾害

ID:38797390

大小:3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19

人类如何面对频发的地震灾害_第1页
人类如何面对频发的地震灾害_第2页
人类如何面对频发的地震灾害_第3页
人类如何面对频发的地震灾害_第4页
人类如何面对频发的地震灾害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类如何面对频发的地震灾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类如何面对频发的地震灾害主讲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徐锡伟  坛主小传 徐锡伟,1962年生,江苏无锡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目前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工程《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活动构造学、新构造年代学、构造变形动力学、地震地质灾害与数据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核心提示 此次日本本州东部海域发生9级地震,以及随之带来的大面积海啸冲刷、核电站核泄漏等,将成为抹不去的记忆。面对频发的地震灾害,多地震国

2、家都有符合自己经济实力和反映科学技术水平的抗震设防标准,我国新一代地震区划图也在紧锣密鼓地编制中,以依靠科学技术提高防震减灾的实际能力。  日本特大地震震撼全球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特大型地震,地震持续时间达5分钟,诱发了超过10米高的海啸,不仅冲刷了日本东北部海岸建筑物、船只、汽车等所有地面物品,还引起了火灾、核电站设施爆炸、核泄漏和上万人死亡。  这场特大地震,不仅仅是日本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灾难,引发了全球对核电站安全的忧虑。同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如果我们能够从中吸收有用的成分

3、,我们就有可能更从容地面对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10  根据主震、余震和已有其它地震的准确定位资料和震源机制解等可知,日本东北部海域9级特大地震具体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俯冲到北美板块及更西的欧亚板块之下的巨型低角度逆断层上,属典型的板块俯冲型地震。沿岸地段震度最高达到7度,相当于中国地震烈度12度。影响如此之大,其原因何在?  首先是震级高。震级高达9级,是日本有史以来记录到的最大震级地震。其次是地震持续时间长。持续时间达5分钟,比汶川地震还要长3分钟,持续震动对建筑结构破坏显然要更严重。同时,地震诱发的浪高约10米的海啸应该说是严重地震

4、灾害的主因。另外,严重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灾害引起了全世界关注,核恐慌和核危机成为地震后关注的头等大事。应该说,核电站在地震期间安全关闭了,但没有能够保证关闭后的核电站安全问题,政府和核电站运行公司应对核危机的措施不力,没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可以启动、执行。  特大地震预测困难重重  源于板块边界带的地震空段理论也很难作为预测特大地震的法宝。10  大家都知道,地球上发育着3条大的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日本、中国台湾、美国加州圣安德烈斯断裂等著名的地震频发地,全球约70%的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二是从喜马拉雅到地中海的欧亚

5、地震带,地震分布的特点是比较分散,不像环太平洋地震带那么集中、那么规则,欧亚地震带地震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地震的15%左右;三是沿各大洋洋中脊分布的洋脊地震带,约占5%左右。这些地震是板块之间俯冲、碰撞、水平错动等多种动力作用的结果,所以大多数地震都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  1900年以来全球发生的震级大于或等于8.5级的特大地震合计16次,有5次发生在欧亚地震带东段,包括1950年发生在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墨脱8.5级地震;其它11次,包括此次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9级特大地震,均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因此,特大地震在板块边界上,尤

6、其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发生的频率是非常高的。  值得指出的是,板块边界特大地震,特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比较有规律地发生在历史上或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地震破裂的空段内,但是,要想准确预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地震在有规律的板块边缘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预测尚且不可能,更何况在构造条件复杂、影响因素多的大陆地区(板块内部)呢?其困难可想而知,地震预测预报任重而道远。  频发地震挑战设防标准  此次日本本州东部海域发生9级地震,除了震动破坏外,大面积海啸冲刷、核电站经受长时间震动破坏引发的核泄漏等将成为抹不去的长久灾难。面对灾难,我们必

7、然要问:怎么办?  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期间,人们从朝日新闻报道中注意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地震重灾带集中在野岛—会下山—西宫断层沿线,90%以上的震亡人数和木质房屋倒塌率30%以上的地段均集中在距断层2—3公里宽度范围内,重灾带以外地区破坏很轻,为什么?因为野岛—会下山—西宫断层就是阪神地震的发震断层,断层所在地带为灾害特别严重带!10  专家们对1999年土耳其伊兹米特地震、台湾地区集集地震和美国霍克托曼地震3次地震现场考察表明,地震灾害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地震的震动引起的破坏,呈面状分布。这种类型的地震灾害可以通过提高抗震设

8、防标准来有效地减轻,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美国、日本等欧美发达国家,同样的7级地震死亡人数有时是零或很少的根本原因。  地震灾害的另一部分是由发震断层在地震的同时产生地表错动对地面建筑物的直接毁坏,这种同震地表错动对于地面建筑物来说是无坚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