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质系列变质岩变化规律 汇总

泥质系列变质岩变化规律 汇总

ID:38807330

大小:4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9

泥质系列变质岩变化规律 汇总_第1页
泥质系列变质岩变化规律 汇总_第2页
泥质系列变质岩变化规律 汇总_第3页
泥质系列变质岩变化规律 汇总_第4页
泥质系列变质岩变化规律 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泥质系列变质岩变化规律 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泥质系列变质岩变化规律汇总(网友提供)(★北大岩石学科目重要考点★)(2004、2007年考过)区域变质岩中的变质泥质岩:有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重要区域变质相:绿片岩相(LGS):(巴罗式Ch、Bi带)也称之为低绿片岩相,低级变质级,dMs+Ch+Q泥质岩石Ms+Bi+Ch+Q泥质岩石泥质岩石中也可以出现Cld及富锰铝榴石的Gt。绿帘角闪岩相(EA):(巴罗式Alm带)特征:泥质岩中出现富Alm的Gt。Cld+Ch+Q=Alm+H2OMs+Ch+Q=Alm+Bi+H2OAlm+Bi+Ms+Q泥质岩石泥质岩石的组合相当于Alm带,在这一变质条

2、件下Cld和Ch都可能出现。低角闪岩相(LA)巴罗式St、Ky带,巴肯式And带)泥质岩中以出现St(中压)和Crd(低压)和在Ms存在时富铁绿泥石及Cld的消失为标志。Ch+Ms=St+Bi+Q+H2OCh+Ms+Q=Crd+Bi+Als+H2O(巴肯式And带等变线反应)中压泥质岩石:St+Alm+Bi+Ms+Q±PlKy+Alm+Bi+Ms+Q±Pl低压泥质岩石:Crd+And+Bi+Ms+Q±Pl±Alm高角闪岩相(HA):(巴罗式Sil带)(Sil-Or带)泥质岩石标志:Ms+Q不稳定,转变为Kf+Als。Ms+Q=Kf+Sil/And

3、+H2O片麻岩发生深熔,出现混合岩化作用也是高角闪岩相开始的标志。Sil+Gt+Bi+Kf+Q±Pl泥质岩石,中压And+Crd+Bi+Kf+Q±Pl泥质岩石,低压麻粒岩相(G):(Ga-Crd-Or带)泥质岩石进入麻粒岩相的标志:Sil+Bi不稳定,转变为Ga+Crd。Bi+Sil+Q=Alm+Crd+Kf+H2OSil+Ga+Crd+Kf+Q±Pl泥质岩石★单独列出:泥质系列变质岩岩石类型★板岩板岩具有板状构造,变质程度低,原岩重结晶作用不明显,仅在板理面上见到微弱的丝绢光泽,系由细小的绢云母和绿泥石等重结晶所至。板状构造,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

4、下常形成一组密集平行的破劈理,这些破劈理就构成板状构造的板理。具有板状构造的岩石重结晶作用不明显,板理面上常见较弱的丝绢光泽,系由细小的Se和Ch等重结晶所至,岩石主要为变余泥质结构。岩石主体为残余的粘土质、粉砂质和凝灰质物质等,常出现变余层理构造。原岩为泥质、粉砂质沉积岩及部分中酸性凝灰岩、沉凝灰岩等。千枚岩千枚岩以发育千枚状构造为特征,岩石中的各种组分已基本重结晶并定向排列构成千枚理,但矿物的粒度细小,肉眼不能分辨。结构为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及斑状变晶结构,矿物成分主要为Se和Q以及含量不等的Ch和Ab等,有时可出现Bi、Cld、Gt和Mt等变斑

5、晶,常常由于含有较多的Se而显示强烈的丝绢光泽。千枚状构造,岩石中的各种组分已基本重结晶并定向排列构成千枚理,但矿物的粒度细小,肉眼不能分辨,仅在片理面上见强烈的丝绢光泽。千枚岩的原岩有泥质、粉砂质沉积岩、及部分火山凝灰岩等片岩片岩以发育片状构造为特征,片柱状矿物(云母、Ch、Tc、Ser、Act等等)含量超过30%。与千枚岩相比,片岩中矿物的结晶粒度较粗,为显晶质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由片、柱状矿物(如云母和角闪石等)和部分粒状矿物(如石英、长石等)定向排列而成。与千枚状构造不同的是具有片状构造的岩石重结晶程度高些,肉眼可以辨认

6、。由于原岩成分和变质条件不同,片岩类型变化多样,主要包括:云母片岩、绿片岩、蓝片岩和镁质片岩4类。云母片岩主要变质矿物为Bi、Ms、Q及长石等,多数情况下Q大于长石,长石小于25%,片柱状矿物大于30%,粒状矿物小于70%。当K2O不足时,可出现And、Ky、Sil、Crd、St、Alm及Cld等特征变质矿物,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及斑状变晶结构等,片状构造。原岩为泥质沉积岩及火山沉积岩,变质程度主要为绿帘角闪岩相和低角闪岩相。云母片岩的定名原则为:特征变质矿物+云母成分(黑云母、白云母或二云母)+片岩。当有两种以上的特征矿物时,以少前多后的原则,如十

7、字石榴二云片岩,当石英超过50%时,也可参与定名,如石榴石白云母石英片岩等。片麻岩片麻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及部分暗色矿物如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组成,有时出现Gt、Sil等特征变质矿物,粒状矿物大于50%,长石大于Q。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主要由粒状矿物和少量的片、柱状矿物定向排列而成,由于片、柱状矿物含量少,在岩石中断续分布构成片麻理。富铝片麻岩原岩为泥质岩石。主要矿物成分为Kf、Pl、Q和Bi等,粒状矿物含量一般超过50%,长石含量大于石英,也可以出现数量不等的特征变质矿物如And、Sil、Crd、Gt和Co等。具有片麻状构造,鳞

8、片粒状变晶结构,或斑状变晶结构。由于出现Kf与富铝矿物共生,因此在Q存在时,不出现原生白云母,一般代表高角闪岩相条件。定名原则:特征变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