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地质学复习

综合地质学复习

ID:38813105

大小:22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9

综合地质学复习_第1页
综合地质学复习_第2页
综合地质学复习_第3页
综合地质学复习_第4页
综合地质学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地质学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综合地质学复习提纲一、矿物岩石学部分:(一)、主要造岩矿物1.主要造岩矿物包括哪些?A、硅酸盐矿物(正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B、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C、氧化物矿物(石英)2.举例说明如何对一种矿物进行鉴定?例如方解石:主要是由CaCO3溶液沉淀或生物遗体沉积形成的。晶体菱形乳白色,完全解理,锤击成菱形碎块(因此得名方解石),硬度3,与盐酸强烈冒泡。无色透明者称冰洲石,是重要的光学材料。3.野外如何区分三大岩类?(二)、岩浆岩1.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A、硅铝矿物(石英、正长石、斜长石),浅色矿物。B、铁镁矿物(橄榄石、辉石、角山石、黑云母),深色矿物

2、。2.按岩浆岩中SiO2的含量变化,将岩浆岩分为哪几种岩石?A、超基性岩(SiO2<45%)——金佰利岩B、基性岩(SiO245%~53%)——玄武岩、辉长岩C、中性岩(SiO253%~66%)——安山岩、闪长岩D、酸性岩(SiO2>66%)——流纹岩、花岗岩3.何谓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A、结构: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8B、构造: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4.岩浆岩的主要结构类型?A、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依据岩石中结晶质部分和非结晶质部分的比例划分)B、显晶质结构、隐晶质

3、结构(依据肉眼能否分辨出矿物颗粒)C、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依据颗粒的相对大小)D、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依据全晶质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E、交生结构——文象结构、条纹结构、蠕虫结构;反应边结构、环带结构、包含结构、填隙结构5.岩浆岩的主要构造类型?A、侵入岩构造:块状构造、带状构造、斑杂构造、晶洞构造B、喷出岩构造:气孔和杏仁构造、枕状构造、流纹构造、柱状节理构造6.侵入岩的主要产状有哪些?A、不整合侵入(岩基、岩株、岩墙)B、整合侵入(岩床、岩盖、岩盆、岩鞍)7.几种主要岩浆岩岩石(花岗质岩石,流纹岩,闪长岩,安山岩

4、,辉长岩,玄武岩,橄榄岩)的特征?矿物结构构造侵入岩辉长岩(黑)辉石、斜长石(显晶)辉长辉绿结构块状构造闪长岩(灰白)角闪石、斜长石斑状结构块状构造花岗岩(肉红)石英、正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斑状、等粒自形结构块状构造喷出岩玄武岩(黑)安山岩(绿-红)流纹岩(白-暗灰)辉石、斜长石(隐晶)角闪石、斜长石辉石石英、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隐晶质,间粒、间隐结构斑状结构隐晶质、间粒、间隐结构,斑状结构气孔、杏仁、块状构造气孔、杏仁、块状构造气孔、杏仁、块状构造8(三)、沉积岩1.简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沉积岩是在地球表面常温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

5、产生的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地质体。2.沉积岩的构造特征?(注意交错层与粒序层)A、侵蚀型沉积构造(冲刷面:单一岩层在横向上发生尖灭)B、沉积型构造(a层理构造:水平层理、递变层理——从层顶到底岩石粒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韵律层理——岩石的成分、结构等在不同岩层内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构造;b层面构造:波痕、泥裂)C、沉积后成因构造D、生物沉积成因构造(生物痕迹)3.按沉积岩的物质来源将沉积岩分为哪两大类?A、碎屑岩(碎屑物构成)B、化学或生物沉积岩(自身矿物构成)4.按颗粒大小(具体数值)将陆源碎屑岩分为哪几大类?A、砾岩(d>2mm);B、

6、砂岩(0.01~2);C、泥岩(d<0.01)5.碳酸盐岩按成分可分为哪两种类型?A、石灰岩(以方解石为主Ca)B白云岩(以白云岩为主Mg)(四)、变质岩1.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A、温度(T):温度升高有利于吸热反应进行,加快变质反应和晶体的生长速率,还可以使岩石从脆性变形向塑性变形转化。B、压力(P):均匀应力状态下结晶形成的岩石矿物随机分布,具有块状构造等无定向构造;在差异应力状态下结晶形成的岩石,矿物定向排列,具有片麻状等定向构造,多数变质岩形成于差异应力状态下,具定向构造,这是变质岩与火成岩的主要差别。C、流体成分(x):流体大大降低了岩石熔点,从而促进

7、混合岩化作用。D、时间(t):由于矿物重结晶、交代作用等都是缓慢进行的,只有冲足的时间才能使变质作用对原岩做出有效的改造,形成各类变质岩。2.变质作用的类型有哪些?A、动力变质:分布在断裂带在构造作用下导致的变质作用。8B、接触变质:由于演讲侵位而引起围岩温度增高所产生的变质作用。C、区域变质:由于区域故障运动的影响,产生高温高压条件,并有岩浆和变质热液活动在广大地区发生的变质作用。D、混合岩化: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演化的结果,是由深部上升的流体或部分岩石产生的“混浆”与不同类型的原岩经过一系列相互作用形成的。3.变质作用的方式有哪些?A、重结晶作用:

8、岩石在变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