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PPT课件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PPT课件

ID:38833709

大小:480.00 KB

页数:71页

时间:2019-06-20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PPT课件_第1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PPT课件_第2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PPT课件_第3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PPT课件_第4页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性质:专业课教材:丰定国主编«工程结构抗震»地震出版社,2002年10月定价:28.00元学时:32学时主讲人:屈铁军(教授、工学博士)所在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研究方向结构抗震课程目的:掌握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未来强地震发生时,所设计的建筑物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失。第一章的几个重要概念地震类型(按成因分)、两大地震带、6个地震区、震源、震中、震中距、体波、面波、各种波速之间量的关系及引起地面运动的强弱、震级、烈度、基本烈度的定义、远震和近震、“三水准,两阶段”、多遇地震烈度、罕遇

2、地震烈度、设防地震烈度、建筑物的分类及设防标准、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什么是地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地面剧烈颠簸和摇晃。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地震500万次,其中约有5万次人能感觉到。我国平均每年发生6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5.4次,曾经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过巨大损失。1556年,陕西关中8.6级地震,83万人死亡1668年,山东郯城发生8.5级地震5万余人死亡1920年,宁夏海原8.6级地震,20多万人死亡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24万人死亡地震给我国和世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世界各

3、国的科学家非常重视抗震研究工作,已经逐步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地震工程学。与地震工程学密切相关的几个学科地震工程学与土木工程学的联系地震工程学与地震学的联系地震工程学与经济学的联系1-1地震的类型和成因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3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30-40km,上部是花岗岩,下部是玄武岩地幔:2900km,橄榄岩地核:3500km,主要是镍和铁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不断放射能量,地球内部温度随深度而升高,200km—700km范围内,温度6000C—20000C.地球内部的压力也很

4、大,地幔上部约900MPa,中部约370000MPa.地球内部的压力是不均匀的,地幔中的软流层有缓慢的对流,引起地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有的地区上升,有的地区下降,地球内部积累了大量的应变能,产生了地应力。当地应力达到岩层的强度时,岩层产生断裂或错动(脆性破坏),岩层内部的能量被释放,以波的形式传致地表,引起地面震动。称构造地震。火山地震火山爆发,岩浆猛烈喷出,引起地面震动。陷落地震地下石灰岩产生溶洞,突然产生大规模陷落引起的地面震动。这两类地震震级小,在我国危害小。构造地震造成地面建筑物破坏严重,对人类的危害大,所以我

5、们这门课所说的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的成因的另一种解释--板块学说地球表面岩层由六大板块组成欧亚板块、美州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澳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由于地幔的对流,这些板块也在不停运动,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冲撞引起地应力。能较好地解释地震呈带形分布现象。岩层断裂发生时,一般不只是一个断裂,而是由一系列断裂组成的破碎带。一个部位发生断裂,能量释放,达到平衡状态,其它部位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还要释放能量。所以一次地震的发生一般都不是孤立的,伴随着一系列小震。主震一系列地震中,释放能量最多一次地震。前震主震之前发生

6、的地震。余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主震7.8级7级以上余震2次6.0--6.9级余震2次5.0--5.9级余震71次4.0--4.9级余震668次1999年台湾大地震(9.21)主震7.6级4级以上余震21100-120次/天2280-100次/天2360-80次/天根据能量释放的特点主震型地震60%震群型地震30%单发型地震10%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已有断裂带易发生地震,特别是活动性大断裂带的两端、转弯部位。重力、磁力异常部位、莫霍面陡峭部位等。世界范围内,地震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带形分布两组

7、主要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80--90)%,沿南北美洲西海岸、阿留申群岛,转向西南到日本列岛,再经我国台湾岛,到菲律宾、新几内亚、新西兰。欧亚地震带,西起大西洋的亚速岛,经意大利、土尔其、伊朗、印度北部、我国西部和西南地区,过缅甸、印度尼西亚。我国处于以上两大地震带之间台湾属环太平洋地震带西藏属欧亚地震带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地震活动带东非洲地震活动带我国的地震活动呈带形分布,主要地震带有两条:南北地震带:北起贺兰山,向南延伸至六盘山,穿越秦岭,沿川西至云南省,地质构造复杂,有一系列大断裂带、断陷盆地。东西地震带:主要

8、有东西向两大构造带北方的一条:沿陕西、山西、河北北部、辽宁南方的一条:自帕米尔高原起,经昆仑山、秦岭,到大别山我国的地震活动相当频繁,除个别省份(浙江、江西)外,大部分地区发生过强烈地震。如台湾、新疆、西藏、西南、西北、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曾经发生过较多的破坏性地震。我国的6个地震活动区1。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地震区2。喜马拉雅山脉地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