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潮》课堂作业

《浙江之潮》课堂作业

ID:38836284

大小:14.3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0

《浙江之潮》课堂作业_第1页
《浙江之潮》课堂作业_第2页
《浙江之潮》课堂作业_第3页
资源描述:

《《浙江之潮》课堂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之潮》作业设计课前预习:一、知识链接:阅读背景资料。钱塘潮的成因,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亮、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海水受到的吸引力最大。钱塘江口的喇叭形地势有利于钱塘江大潮的形成。二、预习提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记生字,借用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勾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在旁边做出批注。(至少三处)(1)把学习目标中的词语抄写在旁边的横线上。(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若()若()目()口呆吞天()()风()浪()浩()荡()山()地()(3)比一比,再组词。塔()坦()县()潮()搭()但()具()嘲()(4)用四字词语代替下列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其意思

2、不变。①顿时,人生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②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③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气势雄伟,遮天蔽日。()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阅读后完成下面的练习。(1)课文是按()、()、()的顺序来写的。我的疑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课内探究1.我思考,我收获。探究点一:为什么称浙江潮为“天下之伟观”?“伟观”是什么意思?(认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重点语句和对桌交流,概括的写下来。)探究点二:请同学们进一步认真读课文,看看作者怎样描写观看者的表现?想想为什么要特别描写观看者的表现?(用简单的词句回答)当堂检测

3、一、把课文内容补充完整,并熟记这段课文。看谁记得最快。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同时开动,发出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二、课内阅读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1.文中那两个字可以概括浙江潮的特点?2.“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从()、()、()、()四个方面描写了浙江潮。三、背诵《浙江之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