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ID:38836984

大小:5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0

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_第1页
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_第2页
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_第3页
资源描述:

《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寓言二则》第二课时刘英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句意,领悟寓言所讲的道理。3.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激发阅读古文的兴趣。4.练习扩写,“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地表达教学重点在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的基础上,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激发阅读古文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解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刻舟求剑》,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则寓言——《郑人买履》(板书),边写“履”边解说。读课题。2.出PPT图,有“履”字。白板圈,问:“履”是什么意思?(鞋)谁来翻译一下课题?二、初读,读准字音、

2、节奏和感情1.预习展示:通过课前的自主预习,同学们收获可不小,瞧游子琦同学用红笔认真地标注了易错音,请她来教读;王渊弼等同学还将多音字完全正确地区分开来,真能干,请他教读。打开自读笔记,反馈这一题出错的同学有哪些?2.温习区分多音字的方法:(1.在字典中找出音义关系.2.回文中确定字的相应的意思3.确定字音)师以“度”字为例讲解、总结区分多音字的方法。3.请同学们打开书,在书上标易错音,自读古文。注意读准字音,期待你的精彩朗读。4.指名读(2-3生,评价:字正腔圆、声音宏亮)。正音3.范读,读出节奏和韵味。(生听,要求:认真听老师

3、的朗读,用“/”划出节奏停顿)4.同桌练读,读出节奏,指生读(3生,评价:有古典韵味/节奏鲜明)齐读,读出节奏。三、熟读,读通句意、理解词义、悟感情1.字音读准了,节奏也读明朗了,课文的大意了解了吗?你从哪里了解的?上节课我们收获了一个学习古文的方法——回顾金钥匙2.请同桌合作读。单数组读一句古文,双数组读相应的译文3.指一组同桌读,听的要求:他们读得准确吗?评价: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4.分男女生合作读5.理解字义师:同学们掌握了金钥匙的方法,把古文的整体意思读懂了,现在你能来说说,文中这些绿色的字的意思吗?(愿意接受挑战:开火

4、车说?)开火车解释,师相机板书在课本相就位置上,做笔记。6.学习古文就要大声朗读,要读熟,最好背诵下来。你们掌握了朗读古文的这个方法,读得很熟练了,可是要想读出感情,咱们还得深入人物内心去看看(PPT),自读课文,想象并批注郑人当时的神情:7.指名读:带着你的理解和想象,读出感情读出语气,带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吧。评(他很认真谨慎呢/懊恼/遗憾/固执、执迷不悟)分大组赛读,最后齐读。小结:通过你的读,把人物的神情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四、理清脉络,点明寓意,学会思辨1.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郑人买履的过程师引说并板书:且置履,度

5、其足,忘操之,最终——不得履2.这则寓言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小组讨论寓意,板书: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PPT做事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学会变通)3.资料补充《韩非子》,司马迁点评,“切事实,明是非”正是这部著作的生命力之所在,从战国流传至今两千多年,仍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其中蕴含深刻的哲理。4.过渡:像郑人这样迂腐的人在生活中实难找到,但是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做事的人却不少。你会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做事的方法吗?我们来看三个案例,你来帮他们出主意。4.师点评:案例一每隔一天给花浇水,这是个“度”,但实际情况是阴雨绵

6、绵,空气温度大,就不用再浇水了。案例二:这个计划即相当于“度”,非要等到来电了,按步就搬地复习功课再练唱歌就太教条了。案例三:如果我们把“度”理解为社会生活中、生产中的法度、规则、纪律、工艺流程等,那又不是能找个借口随便变通的。五、我会创作1.学完寓言,我们不禁感叹这个刻板的“郑人”,不懂得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达成目标,其实自己的脚就是最好的尺码呀。2.“买履”事件过程中,哪些情景让你印象深刻,刚才我们已经批注过“郑人”当时的心情?现在,请展开丰富的想象,郑人在彼时彼刻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拿起笔来,四人小组合作创作,写成一篇生

7、动具体的故事,注意书写速度要快,卷面要保持整洁。3.想象:他当时的心情会怎么表达出来——表情如何、动作如休、说了什么?2.小组成员各选一处情节扩写(要求:1.做到“有血有肉”,就要“有声有色”地描写。2.不改变寓意)3.小组内交流4.全班展示师小结:这个固执、迂腐,执迷不悟、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信教条的“郑人”已跃然纸上啦,让我们记住这个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方法的郑人,引以为戒。六、背诵七、总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