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j-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ID:38838036

大小:328.8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20

j-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1页
j-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2页
j-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3页
j-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4页
j-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j-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大纲课程负责人:纪桂霞开课部门:环境与建筑学院课程代码17000520学分2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实践)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EngineeringMicrobiology课程性质□通识课程■学科基础□专业课程面向对象环境工程本科生前修课程或要求与本课程联系密切的技术基础课是化学、生物学。而水源水与微污染水的生物处理,污、废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是与本课程密切联系的专业课。要求在修完大学化学基础课程和高中生物学课程基础上,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效果更佳。一、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技术基础课。其主要内容

2、是讲述微生物的形态、细胞结构及其功能,微生物的营养、呼吸、物质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等的基础知识;讲述栖息在水体、土壤、空气中的微生物及其生态;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生物处理和废气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及其生态;饮用水卫生细菌学;微生物在自然环境物质循环与转化作用,对水体和土壤的自净作用,污染水体治理、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等环境工程净化的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着重探讨在环境工程实践中的微生物学问题,为学好环境工程专业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教学目标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微生物的基础理论知

3、识。2、掌握自然环境及污染控制中的微生物及其生态。3、能够进行污染控制微生物处理工程应用。4、具有从事微生物学科学研究的能力。三、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以问答的方式与学生互动,通过一定量的思考题练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细胞结构及其功能,微生物的营养、呼吸、物质代谢、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等的基础知识,掌握自然环境及污染控制中的微生物及其生态,能够进行污染控制微生物处理工程应用。四、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讲课实验(实践)上机其它小计一绪论及微生物概述2二病毒22三原核微生物34四真核微生物34五微生物的生理32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42七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32八

4、微生物的生态21九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十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22十一污、废水深度处理与微污染源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21十二固废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21十三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22合计3223五、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掌握微生物的特点、分类与命名。了解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明确学习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目的和任务。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Virus)了解病毒的外形和大小等特点;掌握病毒的组成和结构以及生长繁殖。了解病毒的危害,掌握对病毒的控制措施与方法。。第二章原核微生物掌握古菌、细菌、蓝细菌、放线菌及其他原核微生物的形态、大小和类型;掌握

5、其化学组成和结构以及生长繁殖。要重点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以及细胞的特殊结构和作用。第三章真核微生物掌握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藻类、真菌的形态、大小和类型;掌握其化学组成和结构以及生长繁殖。要重点掌握真核微生物在净化环境方面的作用。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掌握酶的组成、结构、分类、命名,掌握酶的活性中心及特性,了解影响酶活力的因素;了解微生物的化学组成、营养类型和作用,掌握微生物的培养基配制和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掌握呼吸类型和产能代谢、合成代谢过程。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掌握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掌握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了解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掌握微生物间的

6、关系及菌种的复壮保藏。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掌握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分类、特点及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了解基因工程和PCR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掌握生态系统、生物圈、生态平衡的基本概念,了解土壤、空气、水体中微生物的生态。第八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了解微生物在氧、碳、氮、磷、硫及金属等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第九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了解污、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方法及微生物生态,以及活性污泥膨胀的成因及控制对策。了解污、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方法及微生物群落。第十章污、废水深度处理与微污染源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掌握污、废水深度处理中脱氮、除磷的微生

7、物学原理及处理方法与工艺;了解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以及饮用水的消毒及其微生物学效应。第十一章有机固体废弃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了解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掌握其生物处理技术与方法;掌握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原理与方法。第十二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了解微生物遗传诱变育种、基因工程、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等酶工程、微生物制剂、生物表面活性剂等的开发应用。了解微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