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春教案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春教案

ID:38845106

大小:5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20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春教案_第1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春教案_第2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春教案_第3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春教案_第4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春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春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春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描绘祖国秀丽的自然风景时那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美的熏陶。2.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地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造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奋发努力的崇高理想。3.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的特点,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象,以表现季节特征的写作特点。4.体会本文构思精巧、结构严谨的特色。教学重点分析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弄清全文的段落结构,精讲“春花图”。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分析“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理清每幅图画内部描写景物的层次,继续体会用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3.分析课文第三部分,继续体会散文语言的特点,总结全文,讨论练习。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课时安排——3课时。二、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朗润:明亮润泽。朗润—湿润:都有“润泽”的意思,前者还有“明朗”的意思,课文中指山形清晰,山色润泽;后者有潮湿的意思,表明事物的干湿程度。水涨zhǎng起来:涨:水

3、位升高。赶趟tàng儿:凑热闹。散sǎn在草丛:零碎的;散(sàn分散)“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吹在脸上,没有一丝寒意。语出南宋释志南和尚《绝句》,全诗是“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杨柳风:春风。酝yùn酿niàng: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巢:鸟搭的窝。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伙伴。卖弄nòng: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宛wǎn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写作:婉转。应yìng和hè应:呼应。嘹liáo亮:亦作“嘹喨”。声音清脆响亮。薄báo烟薄(báo厚度小):“薄”是个多音字。它有

4、三种读音:báo、bó、bò9。  读bò的,只有一个,即薄荷的“薄”。  读bó的,或表示量少(如“薄礼”)体弱(如“单薄”);或表示态度不庄重、不厚道(如“刻薄”),瞧不起、看得轻(如“鄙薄”“厚今薄古”),或表示迫近、靠近(如“薄暮”“日薄西山”);还有人的姓(如“薄一波)。  读báo的,或专指扁平的东西,上下两面距离很小的(如“薄被”“薄冰”);或指感情冷淡(如“薄情”);或指贫瘠、不肥沃(如“薄田”)。  由此可见,句中的“薄烟”的“薄”,正确的读音是báo。黄晕yùn:昏黄不明亮。烘托:hōng衬托:披着蓑suō:指蓑衣,用草或棕

5、制成的、批在身上的防雨用具。戴着笠lì:用竹或草做成的帽子。可以遮雨,遮阳光。静默:宁静沉默;不发出声音。抖擞sǒu:振作“一年之计在于春”:见注释⒀。语出萧绎的《纂要》其中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工夫—功夫:都是名词,常互换使用;表时间多用“工夫”,表本领、能力多用“功夫”盼望—期望—希望:都可做动词,“盼望、期望”含有殷切等待的意思,语意较重,只能对别人涌对自己,“希望”只是一般的想想,语意较轻,对别人,对自己都可以用,“盼望”只作动词,后两都还兼做名词。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比喻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一、课文朗读:

6、二、课文导语:(采用2)1、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板书课题、作者)2:春天是一屡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

7、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的鸟语,阵阵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的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是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希望、梦幻和理想……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憧憬和欣喜,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春》吧!三、常识(分发)9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

8、祖父、父亲定居扬州。:他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类散文,朱自清写得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