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877-2007 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

DB13T 877-2007 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

ID:38889401

大小:488.56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6-20

DB13T 877-2007 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_第1页
DB13T 877-2007 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_第2页
DB13T 877-2007 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_第3页
DB13T 877-2007 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_第4页
DB13T 877-2007 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13T 877-2007 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B16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877-2007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2007-11-28发布2007-12-13实施河A匕省质一量二技术rr"督局发布DB13/T877-2007月Ii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河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站、河北省孟滦国有林场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毕华明、张海、彭进友、梁佳林、屈金亮、朱晓青、周景清、国志锋、刘晓峰、杨春、朱凤恩、徐军、孙国庆、张文军、宋彦伟。DB

2、13/T877-2007松线小卷蛾、落叶松线小卷蛾预测预报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落叶松线小卷蛾(Zeirapheralariciana)和松线小卷蛾(Zeirapheragrisecana)的虫情调查和预测预报技术规程。本标准适用范围限于省内落叶松线小卷蛾、松线小卷蛾适生区的预测预报。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木标准。2.1落叶松线小卷蛾(Zeirapheralariciana)、松线小卷蛾(Zeirapheragrisecana)落叶松线小卷蛾和松线小卷蛾均属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线小卷蛾亚科(C

3、lethreutinae),具有暴食性,能危害林木新生长点,造成林木枯梢,树势衰弱,直至死亡,是危害落叶松的主要害虫之2.2虫情调查为了准确掌握监测对象在某一地区的发生范围和发生情况而开展的调查活动。2.3系统虫情调查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监测对象的发生规律和种群动态信息、,而开展的系统调查活动。2.4预测预报根据害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结合林木的物候、气象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对害虫未来的发生趋势(发生量、发生期、危害程度等)作出预测并及时提供虫情报告。2.5发生期预测预测某种害虫的某一虫态或虫龄的出现期或危害期。2.6发生量预

4、测预测害虫的发生数量或林间虫口密度,估计害虫种群未来的消长趋势。3虫情调查3.1一般虫情调查3.1.1标准地和标准株选择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每县(市、区、林场、管理局)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以林班或小班为单位,按寄主树种面积的0.1%-0.5%选取有代表性的林分设1块一2块标准地,按对角线或‘`Z”字型机械抽取20株作为调查标准株,进行每木调查。3.1.2越冬前蛹期调查越冬前,按标准株树冠垂直投影面积,选取1/8扇形样方(为消除误差,不同的标准株选在树干不DB13/T877-2007同的方位设样方最后求平均值),在样方内收集

5、已羽化的蛹壳数(有效虫口基数)和枯叶层及上壤表层中正常的幼虫、蛹和已被寄生或自然死亡数,统计样方内虫口数量再乘以8,为每标准株的有效虫口密度(含被寄生和自然死亡数),记录到两种线小卷蛾虫情调查野帐(表C.1)o3.1.3春季幼虫期调查在幼虫2'-3龄时,采取抽查样枝,以样枝推算全树的幼虫数;也可利用幼虫震动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震落样枝上的幼虫,查数幼虫数量,计人两种线小卷蛾幼虫(卵)调查表(表C.2),推算单株虫口密度。3.1.4资料汇总3.1.4.1发生面积统计以轻度统计起点算起。3.1.4.2发生等级两种线小卷蛾危害程度划

6、分标准见表10表1两种线小卷蛾危害程度划分标准中度“++”树冠针重度“+++”树冠落叶松树冠平均轻度“+”树冠针叶林龄叶1/3-2/3被害一针叶2/3以上被害虫种针叶从数量从数1/3被害一龄幼虫数(年)龄幼虫数一龄幼虫数范围(万丛)(万丛)(条/株)(条/株)(条/株)落叶松16-232.5-7.04.751000-15001501-35003501以上线小卷24-284.0^-8.061500^-25002501^-40004001以上蛾松线小16-232.5-7.04.75800^-15001501-25002501以

7、上卷蛾24-284.0-8.061000-20002001-30003001以上注:本资料来源于河北省塞罕坝林械林场(围场县)3.1.4.3资料汇总虫情调查结束后,根据外业蛹期调查表汇总出当年不同调查地块单株平均蛹密度,分别乘以两虫的繁殖系数,得出翌年两虫发生密度,两种线小卷蛾繁殖系数汇总表(表2),按两种线小卷蛾危害程度划分标准(表1),划分出翌年两虫的发生危害程度,得出翌年发生地点、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填人两种线小卷蛾虫情调查汇总表(表C.3),并绘制出两虫翌年发生情况分布图,写出“两种线小卷蛾秋季虫情调查监测报告”及

8、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和发布虫情预报。表2两种线小卷蛙繁殖系数汇总表翌年害虫名化蛹率羽化率性比产卵量卵损失率孵化率一龄幼虫数/备注称(%)(%)(早:占)(粒)(%)(%)上代蛹数蒋叶松调查时,当调查地块的海线小卷拔处于两虫主、次要发生90951:14l39518条/每头蛹蛾区交错问或难以区别两虫形态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