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组织形式》课件

《教学组织形式》课件

ID:38896021

大小:346.01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6-21

《教学组织形式》课件_第1页
《教学组织形式》课件_第2页
《教学组织形式》课件_第3页
《教学组织形式》课件_第4页
《教学组织形式》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组织形式》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教学组织形式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概述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内涵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内涵有:1、特殊的师生互动2、特殊的时空安排3、教学因素的特殊组合(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不同的分类。通常是根据教学单位的规模和师生交往的程度来划分教学组织形式。按照教学单位的规模大小,可分为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小班教学、大

2、班教学、合班教学):按照师生交往的程度划分,可分为直接的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等)和间接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个别学习、伙伴学习、合作学习、广播电视教学、计算机教学等)。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一)个别教学个别教学产生于古代,是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就是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教师只同个别学生发生联系;学生年龄和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与进度缺乏计划性与系统性;教学活动和教学时间没有明确的规定。总的来说,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办学规模小、速度慢

3、、效率低,但却能较好地适应个别差异。(二)群体教学群体教学又称“班组教学”,是初级的集体教学形式。它存在于欧洲中世纪末期至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校教育中,也表现在我国宋、元、明、清各代的官学和书院的教学活动中。其基本特征是:教师向一群(几十名)学生授课,但不是固定的班级,学生彼此年龄和程度各不相同,学习进度、修业年限也不一样;由数名教师分工负责班组的教学工作,一般由一个教师主讲,若干名教师辅助讲授;主要由教师个别地给每个学生讲授、指导,同时班组学生也共同进行某些学习活动,如朗诵、讨论等;学校有修业计划和具体安排的章程,但没有统一规范的教学制度

4、,学生入学、肆业、毕业,都不固定。正是群体教学的发展,为班级授课制的萌芽奠定了基础。(三)班级授课从16世纪末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扩大学校教育的规模,增加教学内容。在欧美的一些学校最早出现了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是以固定的班级为组织,把年龄大致相同的一群学生编成一个班级,由教师按照固定的课程表和统一的进度,主要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分科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组织形式。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这一新的组织形式从理论上加以整理与论证,使之确定下来,后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发展而基本定型。工业革命后,这种教学

5、组织形式在欧美逐步推广开来。在我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率先采用班级授课,1903年的癸卯学制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班级授课有班、课、时三个特点。第一、以班为单位由教师同时对整个班级进行教学,班级是按照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的,且人数和成员固定。第二、教学内容按学校和学年分成许多既有系统又相对独立和均衡的许多部分,每部分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第三、每一课都限定在统一且固定的单位内进行,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四)贝尔—兰卡斯特制贝尔—兰卡斯特制,也称为导生制,产生于19世纪初的英国。在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过

6、渡的过程中,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并榨取工人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只给工人以最初级的教育。教师教年龄大的学生,再由其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或学习差的学生。因由教师贝尔和兰卡斯特创建,故称为贝尔—兰卡斯特制。这种教学形式的特征是:在班级中,教师把教学内容传授给一部分导生,再由导生转授给其他学生。这是英国“双轨制”教育体制的具体体现。(五)道尔顿制随着班级授课制在学校中的普及,由美国道尔顿城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施行的。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在各专业课堂自学

7、,独立完成作业,然后教师考查,合格后,又接受新任务。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虽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可按自己的能力确定学习进度,能够较好地照顾到个别差异。但要依赖学生高度的自觉性;由于没有固定班级组织、学生之间缺乏相互作用,彼此毫不相干,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不再按教材系统授课,难以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学习任务不受课时限制,尤其是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难以保障教学活动的效率。(六)文纳特卡制美国教育家华虚朋1919年在芝加哥市郊文纳特卡镇公立学校实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按照这种教学组织

8、形式,课程分两部分,一部分按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学习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部分是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以及开办商店、组织自治会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这一形式的特点是:第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