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床成矿学与找矿勘查概论

金矿床成矿学与找矿勘查概论

ID:38896874

大小:131.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6-21

金矿床成矿学与找矿勘查概论_第1页
金矿床成矿学与找矿勘查概论_第2页
金矿床成矿学与找矿勘查概论_第3页
金矿床成矿学与找矿勘查概论_第4页
金矿床成矿学与找矿勘查概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矿床成矿学与找矿勘查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金矿床成矿学与找矿勘查概论“求金欲”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呼喊“黄金”之声引诱人们远渡重洋,跨越崇山峻岭,极地的冻源,灼热的沙漠,茂密的森林,到处都留下寻金者的足迹。黄金之光激发了多少英雄豪杰的探险与争战,诸如色萨利的伊阿宋,波斯的居鲁士和大流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罗马的凯撒,热那亚的哥伦布,葡萄牙的达·伽马和阿梅里戈·维斯普奇,西班牙的科尔特兹和皮萨罗苏格兰的拉利,以及其他历史人物。黄金给世界的偏僻角落带来文明的火炬;遗憾的是“罪恶的渴望”也给我们展现了奴隶战争和残酷竞争的恐怖场面。金子是闪光的,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你们所从事的事业是闪光的辉煌事业;你们

2、所给予人们的是光辉,所付出的却是勤劳的汗水和聪颖的智慧。金矿床(OnlyGoldDeposites)是指只有金作为有用元素的矿床。其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矿床,即通常所说的岩金矿床和砂金矿床。出于环保的要求,砂金开采逐渐受到限制,因此岩金的找矿就成为了金矿床的找矿重点。鉴于此,本次着重讨论有关岩金矿床的相关成矿理论和找矿理论,并针对西秦岭成矿域和阳山金矿带的地质找矿,主要讨论如下几个有关金矿床的基本问题:1、金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2、金的地球化学性状,其中包括金的地球化学性质、成矿地球化学行为(固体状态、液体状态和气体状态-热液地球化学行为、变质作用下的

3、地球化学行为和岩浆作用下的地球化学行为);3、岩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的基本思考,其中包括金的可以迁移富集的基本地球化学条件和含金成矿流体形成的过程和条件;4、有关金矿床的成矿理论的简单回顾和思考;5、金矿床分类,按照成矿物质来源的唯一性-含金沉积建造的基本认识进行的矿床分类;6、地质找矿的主要任务和当前找矿的种种现状,以及我们的应对思路、找矿方法的选择;7、地质找矿理论的确立的基本依据依据成矿体系研究。第一章、金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概述一、金矿床分类及必要的思考众所周知,分类学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是学科论证的基本内容的规律性概括,所谓提纲携领,“牵一

4、发而动全身”就是学科必须进行分类的目的。为此,有必要就当前较为普遍认可的有关金矿床的分类简介如下:㈠、金矿床分类1、RWBoyle的分类(1984)他在分类之前引述了麦克劳伦(1908)的告诫:“含金脉或金矿床可以有任何形式,产于任何岩石,其来源也是错综复杂的。一个基于明显不确定特征的(如矿床形态的相似性,以及基质或伴生矿物的同一性)分类方案是达不到目的的,既没有科学意义也没有经济意义。但这样的分类已经实行了好多年。其中有一些肯定是假设性的,大多数对采矿和找矿人员是没有丝毫帮助,而且是给学生带来混乱和麻烦的一个因素”。尽管如此,Boyle还是提出了相关的分类方

5、案。不过他指出,分类基本上按照矿床的结构形态和化学成分,以及地质和地球化学背景,尤其是主岩的特征进行的。由于金矿床繁杂多变,因此可以认为分类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和客观,并相对地不受推测性的成因理论所制约。我们介绍Boyle的分类在于他在占有较为翔实的世界各地金矿床资料的基础之上,按照矿床的实际产出的地质性状、时代和金矿化的特征进行“接近客观”的分类。鉴于此,故较为详细地摘录之,以供参考。需要说明的是可能由于翻译的问题,在很多术语、语句组织等方面出现有些“蹩脚”之处,只能“照搬”。Ⅰ、含金斑岩岩脉、岩株和岩床;含金伟晶岩、粗粒花岗岩体、细晶岩和钠长岩这些花岗质岩石中

6、金的固有含量都很低,约为0.003×10-6。某些含有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的钠长岩和石英长石斑岩中的含金量可达0.10×10-6,银1×10-6,金主要产于硫化物矿物中。这一类斑岩、细晶岩和花岗岩常见于世界各地的前寒武纪(主要是太古代)地体和年轻的岩石中。大部分具有侵入特征,可能是深成花岗岩化的深熔产物。目前还没有具经济价值的同生矿床,尽管许多岩体可能是金、银和其它金属的源岩,所含的金再富集于斑岩和细晶岩体本身以及主岩附近的裂隙、断裂和剪切带中(参见Ⅶ-1型)。Ⅱ、碳酸岩和碳酸岩有关的岩体这些岩体是极其复杂的岩浆作用和热液作用的产物,,其形成通常可分出四个阶段:⑴

7、超镁铁及碱性岩浆阶段;⑵岩浆岩脉阶段;⑶碳酸岩(岩浆?)阶段;⑷期后热液阶段。三、四阶段在某些杂岩体中表现为普遍的交代作用。大多数碳酸岩岩体具有分带性,通常呈环状分布。后期热液阶段通常以各岩带后期裂隙和断裂中发育硫化物矿脉为特征。但在有些碳酸盐中,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等硫化物以侵染形式广泛分布于霓长岩和杂岩体的各岩相带中;在南非的帕拉博拉大金矿,不少类型的岩石中都产有浸染状黄铜矿、斑铜矿,但主要的富矿体都赋存于裂隙发育的贯入式碳酸岩(黑云碳酸岩)杂岩体和切穿几类岩石的贯入式碳酸岩细脉内。碳酸岩以及与碳酸岩有关的地质体(如碳酸盐-重晶石-萤石-硫化物

8、脉、岩脉和浸染体)以典型的元素组合为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