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9.3-1985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GB 5009.3-1985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ID:38905660

大小:89.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1

GB 5009.3-1985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_第1页
GB 5009.3-1985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_第2页
GB 5009.3-1985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GB 5009.3-1985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613.2:543.7GB5009.3-85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Methodfordeterminationofmoistureinfoods木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水分含鼠的测定。第一法直接干燥法1原理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千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95-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2试剂2.16N盐酸:量取100MI盐酸,加水稀释至200m1o2.26N-X氧化钠溶液:称取24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I,2.3海砂:取用水洗去泥土的海砂或河砂,先用6N盐酸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再用6N

2、氢氧化钠溶液煮沸。.5h,用水洗至中性,经105℃千燥备用。3操作方法3.1固体样品: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置于95一工05℃千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5^-1.Oh,取出盖好,置干燥器内冷却。.5h,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量。称取2.00.10.0g切碎或磨细的样品,放人此称量瓶中,样品厚度约为5mm。加盖,精密称量后,置95^-105℃千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千燥2一4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o.5h后称量。然后再放入95-1051C干燥箱中干燥1h左右,取出,放干燥器内冷却。.5h后再称量。至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即为恒量。3.2半固体或液体样品:取洁

3、净的蒸发皿,内加10.0g海砂及一根小玻棒,置于95^-105℃干燥箱中,干燥0.5.1.O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5h后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量。然后精密称取5-10g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小玻棒搅匀放在沸水浴上蒸干,并随时搅拌,擦去皿底的水滴,置95-105'C干燥箱中千燥4h后盖好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以下按3.1自“然后再放入95-105,C干燥箱中千燥1h左右”起依法操作。3.3if算阴公一m2X,=x100.................................(1)协i一阴s式巾:Xt—样品中水分的含量,%;。:—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砂、玻棒)和

4、样品的质量,9;。:—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砂、玻棒)和样品干燥后的质量,。阴。—称量瓶(或蒸发皿加海砂、玻棒)的质量,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5-05-16发布1985-12-01实施GB5009.3-65第二法减压千燥法4原理食品中的水分指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的情况下失去物质的总量,适用子含糖、味精等易分解的食u`n0o5仪器真空干燥箱。6操作方法按第3章要求称取样品,放入真空千燥箱内,将干燥箱连接水泵,抽出干燥箱内空气至所需压力(一般为300-400mmH幼,并同时加热至所需温度(50-60'C)。关闭通水泵或真空泵上的活塞,停止抽气,使干燥箱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经一定时间后,

5、打开活塞,使空气经千燥装置缓缓通入至千燥箱内,待压力恢复正常后再打开。取出称量瓶,放入干燥器中0.5h后称量,并重复以上操作至恒量.7计茸同3.3,绝三法蒸馏法公原理食品中的水分与甲苯或二甲苯共同燕出,收集馏出液于接收管内,根据体积计算含量。适用于含较多其他挥发性物质的食品,如油脂、香辛料等。马试荆甲苯或二甲苯:取甲苯或二甲苯,先以水饱和后,分去水层,进行燕馏,收集馏出液备用。10仪器水分测定器:如图所示。11操作方法称取适量样品(估计含水2-5ml),放入250m1锥形瓶中,加入新蒸馏的甲苯(或二甲苯)75ml,连接冷凝管与水分接收管,从冷凝管顶端注入甲苯,装满水分接收管。加热慢慢蒸馏,

6、使每秒钟得馏出液两滴,待大部分水分蒸出后,加速蒸馏约每秒钟4滴,当水分全部蒸出后,接收管内的水分体积不再增加时,从冷凝管顶端加入甲苯冲洗。如冷凝管壁附有水滴,可用附有小橡皮头的铜丝擦下,再燕馏片刻至接收管上部及冷凝管璧无水滴附着为止,读取接收管水层的容积。GB5009.3-85水分测定器1-250mt锥形瓶,2一水分接收管,有刻度,3一冷凝管12计茸Xz=Yx100···············,’····⋯⋯(2)T/‘6式中:Xz—样品中水分的含量,ml/l00gj厂—接收管内水的体积,ml,。‘—样品的质量,9.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食品卫生标准分委员会提出,由卫生

7、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归口。本标准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