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ID:38927258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1

浅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_第1页
浅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_第2页
浅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_第3页
浅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_第4页
浅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转本三班1020110220杨静摘要: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最具独特性格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艺术风格是以自然为宗飘逸豪放,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独具特色。他的诗裁体多样,题材广泛并且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一生把禀赋所具有的自信天真狂傲仗义等情性发挥得淋漓尽致、酣畅自如同代诗人不可与之相比。关键词:李白诗歌艺术特色性格特征一千多年以来,“兴废虽万变”,可李白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酒仙”和“诗仙”—直都没有改变。“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句(语出杜甫《饮中八仙歌》),极为传神地描摹出了同为当时诗坛

2、泰山北斗的诗人杜甫眼里的李太白:一个有傲骨而无傲气,藐视权贵而生活于民间,特立独行、狂放不羁的天才诗人。更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语出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以大胸怀、大气魄、大才情夺天地造化之神工,其诗歌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神奇魅力。李白是我国古代最富诗性的诗人,其诗歌创作已臻随心所欲的境地,其作品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一种寻常诗人无法企及的境界。李白反复吟咏的主题是生命的自由,与此相适应的是作品形式在挣脱桎梏后的极度自由。那么李白的诗学风格艺术特色是怎样的呢?本文就此进行分析研究。一、以自然为宗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歌确如王世贞指出,是以自然为宗的。顾名思

3、义,王氏所说的“宗”,无疑包含着李白对中国诗歌自然美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崇尚。读李白的诗歌我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有这样的感觉:除了激情的奔泻愤不可遏的呐喊、大起大落的跳跃、光怪陆离的闪烁之外,更趋于一种自然的化境。大体而言,他用典自然,把儒家的进取精神典型化;他抒意自然,把道家逍遥精神时代化;他写境自然,把佛家空寂精神形象化;他造语自然,把乐府民歌精神具体化。如在《古风一》中有诗云: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歇邻。表明了他对清新自然的歌颂,也表明了自己欲效孔子删述垂辉。所以这种儒家的进取精神在其诗歌中具有了典型化特征。在《蜀道难》中他有诗云:且放白鹿

4、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传说仙人常乘白鹿,这样蜀道的自然风光在其笔下就赋予了道家的精神。在《韵语阳秋》中“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问语前后际,始知金仙妙。”我们知道李白是跌宕不羁的,是钟情于花酒风月的。可是,他对佛对禅却有独到见解。正如诗中所说:人生就是一场梦,如风火般腾转变化,假假真真。佛教原本讲空,可是李白却将其形象化了。此外无论在其《行路难》还是《长干行》等乐府名篇中,他都积极吸收民歌的精华,既富于乐感又长于变化,语出自然是民歌精神的具体化。语言的自然质朴以及民歌化、口语化表现形态,是李白诗歌的又一特征他曾经评朋友的诗“清水出芙蓉

5、,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却也正是他自己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李白的诗如行云流水,非常自然,有民歌化和口语化的特征。《越女词》中的其三写到“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诗歌活泼自然,语言质朴率真,这与他认真学习六朝乐府民歌是分不开。《寄东鲁二稚子》是李白思念寄居东鲁的儿女而作的,全诗如诉家常,娓娓道来,明白如话:“吴地桑叶落,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此树我所种,别的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真挚的情感,都在其平铺直叙中

6、流淌。再看“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行》)同样语言自然率真,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痕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两句(《将进酒》)则从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化出,语言更显得平白、自然,而意境更见高远。我们从“黄河之水天上来”与“百川”、“奔流到海”与“东到海”以及“不复回”与“何时复西归”之间不难体会出来,可以说李白通过学习乐府民歌,在诗歌创作上达到了乐府民歌为我所用而非我为乐府民歌所用的化境,所谓青出

7、于蓝而胜于蓝。李白的诗歌除了具有民歌化特征外,其诗歌语言的口语化特征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乐府民歌的语言多多少少是经过加工修饰的,与民间的日常口语相比毕竟第二手的,总是少了些鲜活与生气,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论及语言学习时所说“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李白取法于文学语言的源头活水———民间的日常生活语言,并常常在诗歌创作上直接以口语入诗,如《将进酒》中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为招呼、劝酒之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则是酒酣耳热时的高喊了,写得自然、贴切,很好地烘托了当时豪饮的

8、气氛,读来倍感亲切,场景中的人形象更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