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 *雷电颂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 *雷电颂

ID:38930977

大小:14.1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1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 *雷电颂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 *雷电颂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 *雷电颂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 *雷电颂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 *雷电颂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 *雷电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7、雷电颂郭沫若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象征手法来表现时代的主题。2.领会作者抓事物特征展开丰富想象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内心独白《雷电颂》的含义。2.难点:象征手法和浪漫主义的色彩。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步骤:预习思考题:1、课前看注释①,通读全剧,理清戏剧的情节结构。1.屈原对风、雨、电这些自然力抒发了什么感情?2.屈原对东皇太一等众神抒发出了怎样的感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与上一层次有什么联系?作者火一般的激情是借助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出来的?有什么作用?词语补释:播弄:摆布;挑拨。稽首:古代的一

2、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叩头到地。稽:咆哮:猛兽怒吼。阴惨:阴暗悲惨。文中形容黑暗的旧世界。拜手: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两手拱合到地,头靠在手上。爵:古代酒器,三足,青铜制。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爵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刑罚不能对上加在大夫(高级官)身上,礼节不能对下用在普通人身上。庶人:老百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绝顶聪明的人看来好像是愚昧的,绝顶灵巧的人看来好像是笨拙的。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1.16─1978.6.12)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历史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我

3、国革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郭沫若乳名文豹,原名郭开桢,笔名沫若(取家乡沫水──大渡河,若水──雅河),四川乐山人。在十月革命影响之下,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19年至1920年,写下了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与郁达夫、成仿吾组织新文学社团创造社。1927年3月,发表著名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了蒋介石虚伪、残忍的反革命面目。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于1928年流亡日本,开始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工作,有名的著作是《甲骨文字研究》。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写

4、下《裳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六个历史剧。《屈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借古喻今,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投降政策,激励了人民的爱国斗志。他的长篇回忆录《洪波曲》,写出了他前期的经历和思想。1944年写了关于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论文《甲申三百年祭》。新中国成立后,写出了不少成功作品,诗集有《新华颂》《百花齐放》等,历史剧《武则天》《蔡文姬》等。郭沫若晚年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严峻考验。1978年6月12日逝世,终年86岁。板书: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县人。1918年与郁达

5、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战时期创作的《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解放后发表〈〈蔡文姬〉〉等戏剧。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二、关于《屈原》:《屈原》写于1942年1月,时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又消极抗日,掀起反共高潮,大肆捕杀中国共产党人,“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于是,针对政治现实,郭沫若创作了《屈原》,用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抒发人民的愤慨。作者曾说:“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

6、”(《序俄文译本史剧〈屈原〉》)剧中,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和邪恶,爱国和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课文节选的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屈原》在当年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过许多爱国者的共鸣。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最后终于被国民党当局禁演。三、检查预习,理清课文的情节结构(教师板书):第一部分:靳尚和郑詹尹密谋要毒死屈原。以南后为首的楚朝

7、庭的奸佞们,对屈原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他们排挤打击诬陷屈原还不够,还要在肉体上消灭他,暴露了他们的凶狠、残忍、毒辣的嘴脸。他们的阴谋也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顶点。第二部分:屈原的内心独白。象征手法:用一种具体事物来表现一种特殊事物或特殊意义。屈原忠君爱国却蒙受不白之冤内心愤怨恨,面对黑暗现实,面对风雷电,他对神祗,对命运提出疑问。他渴求光明,怒斥黑暗,表现他的忠贞不屈,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第三部分:婵娟之死。婵娟替屈原喝下了毒酒,她为能代屈原而死感到高兴,表现了婵娟的高尚品格和献身精神,表现了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

8、的尖锐对立和冲突。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板书设计:第一部分:郑尚和郑詹尹密谋要毒死屈原。第二部分:屈原的内心独白。第三部分:婵娟之死。二、读第二部分“雷电颂”三、布置作业:1、“雷电颂”可分为几层?采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