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管理》PPT课件

《植物病害管理》PPT课件

ID:38931565

大小:357.01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6-21

《植物病害管理》PPT课件_第1页
《植物病害管理》PPT课件_第2页
《植物病害管理》PPT课件_第3页
《植物病害管理》PPT课件_第4页
《植物病害管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病害管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植物病害系统管理一、病害管理原则1、病害管理是农业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系统论整体性的观点,农田生态系统内任何一个元素发生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病害的发生发展。在采用某项防治措施时,除了考虑该项措施对病害的直接作用外,还要考虑到它对农田生态系统其它组分的影响以及反馈到病害的间接作用。例如单一地选育抵抗某一种病原物的品种可能丧失对其它病害的抗性,从而使次要病害上升。使用非选择性杀生性药剂对病原物有效,但同时消灭了有益生物或消弱了其它自然抑制因素而使病害加重。2、强调健身栽培对于多数弱寄生物或死体寄生物而言,只有当寄主生长势减弱时,才有可能侵染致病,多数植物病原细菌也只有在植物出现伤

2、口时才能乘虚而入。因此,为农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进行健身栽培提高植物的健康水平,充分调动、发挥它们的抗害、耐害、补偿能力是控制疾病和减轻损害的重要手段。3、合理评价各种防治技术,协调利用多种方法(1)系统内尚没有某些病原物或寄主进行适生性调查研究,对危险性病原物实行严格的检疫措施,“杜绝”引进新的病原物。由于生产生活需要而引进新物种或品种时,一定要慎重并做好病害预测和防范的准备工作。(2)系统内已经存在某些病害主要是减少病害三要素共存的机会、调节病原物与寄主的关系和控制适合病害流行的条件。①病原物与寄主不接触或少接触a、铲除病原物:在一种危险性病原物刚刚被引入新区时,应该花力气

3、快速将其“歼灭”。b、回避:可以分别考虑病害三角在时间上不重叠和空间上不相逢。前者指寄主易感病生育期、病原物传播期和适合发病的环境条件的时期不重叠或少重叠,如轮作、调整播种期、种植早熟品种等。空间避病指寄主感病部位、病原物传播范围和具有适合病害发生条件的空间不重叠或少重叠。包括选择种植地点,重病区改种其它作物等。②免疫或抵抗在病原物与寄主植物不可避免接触的情况下,种植抗病品种就成为最重要的防病措施,特别是对寄主专化性强的病原物。③调节环境,控制病害流行速率。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存活、传播、侵染和有利于寄主植物保持其抗病性的环境条件。包括:改土施肥、科学灌溉、合理密植和整枝修剪等。④治疗

4、和补救病害不可避免或已经发生,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尚可减少产量损失。包括:使用化学治疗剂,补种、改种。4、明确和完善管理目标病害管理最直接的目标是减少病害所致的产量和质量的损失。随着社会的进步,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必然以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经济损害水平就是依据经济边际学原理制定的管理目标。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可持续农业”、“农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和“可持续植保”即成为发展方向。5、完善对病害的监、测、防技术体系与植保工作体系二、病害流行模型和病害管理策略从流行学的角度,将植物病害区分为积年流行病害和单年流行病害,它们分属于病理学中的单

5、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根据生态学中生态对策理论,它们又分别归属于k-对策者和r-对策者。生态对策是在种群繁殖和竞争等方面向不同方向进化以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结果。前者如禾谷类黑穗病、棉花枯萎病等,其子代死亡率低,本身对诸多环境条件的变化并不敏感,这一类病害在单一生长季节里新产生的繁殖体不致病,其病情模型可用下式描述:Xt=X0Z式中,X0为初始病情,Z为病害一代增殖率。所以这类病害重要是控制初发病数量,否则病害稳步增长,最终造成严重危害。这也就是防治策略中的X0-对策。r-对策者正好相反,如马铃薯晚疫病、小麦锈病等多循环病害,它们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在恶劣的环境下其个体数量会降到很小

6、,一旦环境条件适宜,依靠较强的扩散和增殖能力又可迅速发展成很大的种群。其病情发展可用以下公式描述:xt=x0ert①或xt/(1-xt)=〔x0/(1-x0)〕ert②①式仅适用于病害密度较低时,病情发展不受寄主密度的影响。②式考虑到随病情发展,可供侵染的健康寄主不断减少而引起的反馈作用。式中,x0、xt分别为初始病情和t时刻病情,r为流行速率,t为时间。它们对病害流行程度的作用可能会有互补性。在相同时间内达到同样的病情,即可在低的初始病情和高的流行速率的组合下实现,也可在高的初始病情和低的流行速率的组合来实现。这就形成了防治策略中针对降低初始病情的X0-对策,针对限制较高的流行速

7、率的r-对策和缩短接种体与寄主感病部位接触时间或缩短病害传染期的t-对策。由于这类病害大多是“机会主义者”,种群兴衰与所处的环境关系密切,防治主要靠调节生态环境,控制过高的增长速率,所以往往更多地采用r-对策。根据上述分析,可归纳出以下原则①通过降低初接种体的数量,可以有效的抑制单循环病害;②通过降低初接种体的数量和限制病害的增长率,可以有效的控制多循环病害;③对于一个具体的多循环病害,在其管理策略中,降低初接种体数量和限制流行速率这两种策略要依据该种病原物是靠近k-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