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虞美人》精品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虞美人》精品

ID:38931727

大小:4.38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6-21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虞美人》精品_第1页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虞美人》精品_第2页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虞美人》精品_第3页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虞美人》精品_第4页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虞美人》精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虞美人》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岳云中学精品课件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法国作家缪塞尔李煜李煜(937-978)字重光,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在位十五年,史称南唐后主。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李煜政治无能,文艺上却对史诗文无所不通,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妙解音律,尤工于词,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

2、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境界开阔,词风疏朗。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南唐灭。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两年后,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李煜饮所赐牵机药酒被毒死,该词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

3、/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花秋月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本应该引起人们的欢乐,而对于亡国之君李煜,却偏偏勾起他伤心的回忆。因为他昔日的生活,大都同春花秋月联系在一起。现在春花秋月年年相似,而往日的欢乐却一去不返。所以首句便发出哀怨的感叹。“何时了”的“了”是了结的意思,他埋怨春花秋月为什么一再到来,致使他回忆起如烟往事,备感辛酸。奇语劈空

4、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诗人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往事知多少”的“往事”指什么呢?明确: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已经超过了物质需要。囚居的小楼昨夜又吹来了东风,预示着又一个难熬的春天到了。举头仰望明月,不由得思恋起故国。一样的东风,一样的明月,不一样的境遇。故国已经不在了,皇帝的身份也已经不在了。故国凝聚了自己人生的荣耀和梦幻,如今“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子夜歌》),“无限江

5、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回首故国,只有伤痛和悲哀。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又”字表现了什么意味?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夜郛州月,闺中只独看”“我寄愁心与明月”怀念故乡怀念亲人“雕栏

6、”,雕花的栏杆。“玉砌”,如玉的石阶。“朱颜”,红润的脸色,指往日萦绕在身边的宫女们。这些才是最使他不堪忍受的。他暗自思忖,往日生活于其中的,那富丽堂的宫殿,想来应该依然存在吧,所不同的是现在已物是人非,宫殿依旧,而他已从一国之君变成形容枯槁的阶下囚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诗人自设问答,你到底有多少愁绪呢?就像那一江春水,汩汩流淌,波涛汹涌,连绵不尽。这一江愁绪像是李煜的心中流淌着的血和泪。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大悲哀,故语出自然,境界深邃,感人至深。王国维说:“词至李

7、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人间词话》)李后主所抒发的愁绪已经超越了一个亡国之君的个人感受,他以天真、直率、真切、自然的态度抒写心中悲情,写出了人类共通的感受。这首词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率真自然,颇为感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词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词人既深且重、难以遏止的愁绪。以春水来比喻愁绪,既巧妙地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了。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尽无休。“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语,极其简淡天然,然而气象不凡。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的是一种郁结已久的愁绪,用向东奔流的一江春水来作比喻,就具有了一种奔放恣肆的气势,愁绪是沉着的情感,而作为喻体的春水又是飞动的。这两句词风神秀丽,是李煜在繁华落尽之后展现出来的一派天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声韵上也连绵起伏,四字平声,五字仄声,以两个平声作结,慷慨疏朗,读来亦如江水之流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