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ID:38934566

大小:27.0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6-21

上传者:U-10243
关于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关于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201X年工作要点的安排,州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州政府分管领导的陪同下,于2月13日至17日,深入全州八县(市),通过实地查看、翻阅资料、走访贫困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201X年全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基本情况   我州八县(市)都是XX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重点县,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州委州政府坚决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号工程”,认真落实中央、省上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聚焦落实“六个精准”、“七个一批”和“1+17”方案,制定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任务分解方案》,明确了脱贫攻坚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成立了督查指导组,进行包县指导。各县(市)组建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领导小组、精准脱贫大数据平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等相关组织机构,加强工作领导。派出扶贫工作队1150个,选派干部5104名,进村入户全力帮扶。州、县(市)、乡镇、村、工作队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全面落实“853”挂图作业,逐村逐户逐人建档立卡,摸清了贫困人口底数;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贫困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产业扶贫有了新成果,教育扶贫有序推进,社会帮扶形成合力。201X年,经县市初验、州级抽查、省级评估核定,实现稳定脱贫15834户、近7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80元,贫困发生率由18.86%下降到14.93%,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全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成效显著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全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特色和亮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201X年全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5.69亿元,比上年增加1.41亿元,增幅达32.8%,组织实施各类项目300多个,受益农户2.3万户、11.35万人,同时整合各类资金46.59亿元,着力解决水、电、路、房等难点问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实施137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涉及搬迁人口4781户、2.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9万人;完成26个贫困村的农网改造任务,560个贫困村已实现动力电全覆盖;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96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786户;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127.8公里,村组道路硬化工程273.61公里,100%的建制村、70%的自然村实现了通沥青(水泥)路;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4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11万户、5.3万人的饮水不稳定问题。XX县整合、筹集各类资金10.6亿元,集中实施了一批异地搬迁、道路硬 化、危房改造等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变化大。XX县通过“群众点菜、政府买单”的模式,近3年累计为一万余户贫困户每户落实1万元的扶持资金,此做法得到了国家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肯定,也得到了贫困户的称赞,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产业扶贫带动,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  为了确保贫困群众稳定持久脱贫,各县(市)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抓手,因地制宜,一村一业,一户一策,培育了一批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强化技能培训,劳务输转成为贫困户增收的主渠道。坚持把劳务输转作为解决就业、促进增收的主导产业,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劳务协作为纽带,基地建设为基础,通过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完善协调服务机制,加强考核奖励机制,确保输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促进全州劳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201X年全州技能培训6.46万人,劳务输转50万人,劳务收入达到76亿元,占全州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   畜牧养殖规模逐步扩大,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全州把实施草食畜牧养殖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举措来抓,围绕牛羊产业发展这个重点,精心谋划、强化措施、使草食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截止201X年底,全州规模养殖户达到4.1万户,畜牧养殖总量达到862.3万(头)只,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1.7%。XX县肉牛养殖量突破20万头,出栏8万多头,完成畜牧业增加值2.28亿元。XX县做好“羊文章”,把养羊作为支柱产业常抓不懈,羊饲养量达到150万只,通过“种养加”结合,拉伸了产业链条,实施了“XX手抓走出去”工程,共发展餐饮实体店1630家,带动群众就业2.7万多人。  种植业持续发展,区域性优势产业带动明显。201X年全州完成全膜双垄沟播面积164.45万亩,其中涉及贫困村427个,贫困户5.28万户,完成蔬菜播种面积26万亩,油料播种面积26万亩,中药材播种面积8万亩,新增优质林果15万亩。XX县的有机蔬菜、XX市的花卉、XX县的花椒和现代农业、XX县的啤特果、XX县的中药材、XX县的蛋皮核桃等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品牌,对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托“互联网+”行动,电子商务成为新业态。目前八县(市)建成乡级电商服务站53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76个。XX县注重电商与皮革、毛纺、服装、清真食品等传统商贸和贫困户个体加工深度融合,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201X年全县网上交易额达到7428万元,同比增长56%,安排了230多名贫困妇女在电商加工点务工。  旅游产业加速壮大,旅游扶贫成为新亮点。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部分贫困户实现了脱贫。201X年全州累计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8亿元。XX县大力发展旅游扶贫工程,成功举办了首届梨花旅游节、油菜花旅游节、鲁冰花观赏休闲乡村游等活动,201X年接待游客27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1.5亿元,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三)推进金融扶贫,群众脱贫的动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各金融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金融职能作用,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00多亿元,其中:落实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4.69亿元,为10.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发放率100%;建立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1078个,已发放借款16.45亿元,惠及农户14.2万户;发放双联惠农贷款36.33亿元,惠及农户3.88万户;发放妇小贷9.89亿元,惠及农户2.43万户。金融扶贫贷款瞄准了贫困户发展生产的薄弱环节,调动了贫困户创业增收的积极性,增强了其市场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意识,有效解决了群众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激活了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  (四)加强教育扶贫,群众脱贫的内力明显提升   我州在全省率先实现从学前教育到普通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免除课本、学杂、保教各类资金过亿元,切实减轻了贫困家庭的负担,有效调动了贫困子女上学的积极性。201X年,全州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0.04%、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1.5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5.12%,分别比2015年提高了5.24、7.12、5.12个百分点。全州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7.5年。共投入资金3.3亿元,有序实施了改薄项目;加快了农村幼儿园建设,201X年新增幼儿园282所,投入资金1.99亿元,实现20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8%;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通过免、补、贷的方式共资助学生17.51万人。所有资助项目均覆盖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切实保障了贫困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实现脱贫、改变命运增添了希望和信心。  (五)开展社会帮扶,脱贫攻坚的合力明显提升  全州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动员,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逐步形成了群众当主力、政府给推力、社会聚合力的精准扶贫工作格局。201X年,7个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帮扶的资金达4228万元,帮助引进资金521.37万元,实施了17个帮扶项目;XX市共落实援助资金4721万元,实施协作项目24项;宗教界、X商乡贤等社会各界捐助资金4000多万元。通过一系列社会帮扶措施的落实,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入了活力,形成了全社会积极参与脱贫帮扶的强大合力。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中央和省州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基础设施欠账大,贫困村面貌改善任务重。全州尚有2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的干旱山区和高寒阴湿地区,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尤其是边远山区的“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仍然很大,远低于全州水平,村社道路还没有实现硬化,群众行路难问题突出,贫困户D级危房较多,仍有个别山区村的群众吃不上稳定、清洁的自来水,村容村貌还比较差,脱贫攻坚的难度大、成本高。  (二)智力扶贫重视不够,贫困群众教育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州县市对控辍保学工作的长期性重视不够,通过抓教育促扶贫的理念和认识上还有差距,导致农村适龄儿童失辍学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普遍存在着适龄儿童特别是女童辍学率高的现象,尤其是贫困家庭越穷越不愿让孩子上学。山区贫困家庭中大学生、高中生比较少,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全州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全省低1.07年。这是我州脱贫攻坚的最大短板。部分群众依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习惯性接受“输血”扶贫。  (三)健康扶贫落实力度小,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突出。基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条件差,缺设备、缺人才,尤其是缺乏专业人才,医疗服务水平较低。加之分级诊疗的实施,群众患大病转院难、治疗期限长、报销比例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地方病、慢性病在我州农村发病率较高,贫困群众看病负担很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等群体占有较大比重。健康扶贫工程的各项政策还没有落细落实,健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贫困群众脱贫。   (四)产业培育层次低,群众稳定脱贫后劲不足。富民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缺少龙头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狭窄,缺乏稳定的产业支撑。劳务技能培训尚未覆盖所有贫困群众,大部分群众缺文化、少技能,从事苦力劳动的较多,收入低而不稳,无法稳定就业,自我发展能力脆弱。  (五)扶贫措施的精准度不够,工作实效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个别地方工作基础不够扎实,仍然存在动态管理不够及时、贫困户进退识别不够准确等问题,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的措施落实不到位,甚至对致贫返贫的基础数据不清楚,州县乡村层层汇报存在因病、因学、因灾、因婚致贫返贫的问题,相关数据尚不清楚,个别地方还存在着急于求成的问题。  四、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一是着力解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我州山区特别是边远山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远落后于川塬地区,是今后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州县两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这些地方。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筹集、整合资金,聚焦薄弱环节,集中进行攻坚,持续加大对边远山区的投入,重点解决贫困村的水、电、路等问题,通村通社公路全部完成硬化,进一步改善供水设施,保障自来水的常年稳定供给。通过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使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提振群众脱贫信心,增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是着力解决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问题。在基本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要重点下功夫解决贫困群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问题。要坚持扶贫先扶智,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继续加大控掇保学力度,降低适龄儿童辍学率,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我州边远山区的贫困村人口大部分在1000人左右,山大沟深、居住分散,幼儿园建设更为迫切。在逐步实现2000人和1500人村幼儿园全覆盖的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加大边远山区村幼儿园建设力度,使每一个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加大边远山区小学和初中连读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合理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提质发展,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按照“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的要求,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加大大病保险支持力度,实施更加精准的支付政策,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机制。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对患大病和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救治。针对精准扶贫户中的特困家庭,州县出台相关政策,由政府出资参加医疗保险。稳步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负担。加快贫困户危房改造,年内彻底消除1.7万户D级危房,改善群众住房条件。   三是着力解决群众收入不稳定持续性不强的问题。要继续突出产业扶贫,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持续用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鼓励引导贫困群众合理选择农业规模经营、经济林木、养殖、商贸、旅游、家庭手工等生产方式,支持发展布鞋、刺绣等家门口的产业,坚持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延伸产业链条,让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或务工增收,扩大贫困群众参与度和受益面。盯紧打造百亿产业目标,全方位加快发展劳务产业,加强劳务基地建设,强化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全覆盖,培养一批有技能、有闯劲、头脑活、肯吃苦的劳务大军,坚持有组织输转和鼓励引导就近就业相结合,使更多贫困群众找到稳定的就业岗位,落实稳定增收的渠道,实现稳定增收、稳定脱贫。  四是着力解决扶贫措施不稳定数据不真实的问题。要保持扶贫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各相关行业部门的扶贫政策和措施都要突出精准,针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采取不同措施,切实做到因人因户因村施策,提高精准度和有效性。强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防止急于求成,避免“数据造假”和“被脱贫”、“假脱贫”问题的出现。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加强对贫困户的教育引导,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逐步消除“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五是着力总结推广一批好经验好做法。注重典型的示范引领,认真总结各县市近几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现场观摩、互相交流等形式向全州进行推广,推动互相借鉴、互比共促。主要总结推广XX市“以德扶贫”、XX县布楞沟、毛沟整流域连片脱贫攻坚,XX县XX村以党建带扶贫,XX县XX乡马巴村集中脱贫攻坚,XX县群众“点菜掌勺”、政府“配菜买单”,XX县借助互联网+的电商扶贫、XX县旅游扶贫、XX县“村民知情大会”等经验做法;充分发挥我州清真餐饮的优势,继续加大扶持推广力度,进一步推动形成具有XX特色的精准扶贫模式,加快全州脱贫攻坚进程。   以上报告,请审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