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关于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ID:38934652

大小:26.6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21

关于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和思考_第1页
关于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和思考_第2页
关于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和思考_第3页
关于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和思考_第4页
关于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和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和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洛湾村位于县城以西47公里的大山深处,2个村民小组,全村116户435人,其中党员36名。10年前曾是一个位置偏僻、产业薄弱、发展滞后的小村子,群众缺乏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2000年何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按照“支部创强引领、党员创业示范、群众创收致富”的发展思路,抓党建、强设施、建产业、兴旅游、促脱贫,使昔日的落后村、烂杆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先进村。洛湾村先后被评为市级“五个好”党支部、“省级文明村”“省级计划生育先进村”,被命名为全省“升级晋

2、档、科学发展”一类村党支部。何海个人也先后荣获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带头人、全国农业科教兴村杰出带头人、全省“最美村官”等20余项县级以上荣誉,并被推选为省委候补委员、党的十九大代表。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洛湾村的发展历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找准了农村发展的着力点,找到了“变”与“不变”的支撑点,在推进村级产业由弱到强、集体经济由小到大、群众生活由穷到富“三个转变”的同时,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走出了一条农村改革创新发展的实践之路。  第一个转变:产业模式由“单打独斗”变“抱团发展”  洛湾村是一个典型的川道村,由于地处偏远、消息

3、闭塞、产业单一,过去一直是靠天吃饭,勉强能解决温饱问题。近年来,洛湾村积极尝试和探索农村产业发展新的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效益提升。  一是依托优势,以产带产。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是洛湾村最大的优势。如何发挥资源优势,转变生产方式,是洛湾亟待解决的问题。2006年以来,村上大胆探索,积极引导村民建大棚、养鱼塘,办蔬菜协会,建成了高标准蔬菜交易市场和联动温室大棚,一步步扩大棚栽业、养殖业层次和规模,村民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在此基础上,村上又根据双龙后川地处林区,盛产大米、黑木耳、玉米糁等地方特产的实际,投资9万元建立了粮食加工厂,打响了“双龙贡米”和

4、“双龙玉米糁”的品牌,年产值达到了55万元,成为双龙镇粮食加工的集散区,从而实现了由粗放分散向集约集中、传统农产品到农业深加工的两次“标志性转变”。  二是紧盯市场,以社扩产。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针对群众技术落后、销售不畅、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的现状,村集体整合了原有的蔬菜、中蜂、山核桃工艺三个小合作社,成立了“洛湾轩辕土特产专业合作社”,吸纳成员58人,通过提供“产前揽订单、产中助管理、产后帮销售”多种服务,帮助村民科学种植、提高效益,共同打造洛湾农产品品牌。同时,合作社还积极开展线上线下销售,在淘宝、乐购等电子商务开办网点6个,在西安、延安、宜川等地开办实体店8个,

5、实现了农户与消费者“双赢”的效果。  三是围绕企业,以企促产。洛湾村的优势还在于毗邻黄陵矿业二号煤矿,2008年当时煤矿建成投产后,拉煤车辆在公路上随意停放,影响交通不说还污染环境,看到这一商机后,何海一班人大胆提出了以全体村民入股的形式,建成了村办停车场和现代化洗车场,年收入达到了300余万元。在此基础上,村上又依靠停车场收益实现滚动发展,围绕黄陵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三产,逐步建设了洛湾古镇、餐饮一条街、沮河漂流、峡谷寨探秘、农家宾馆等配套产业,进一步提升了洛湾村的产业规模和水平,完成了农村产业发展的华丽转身。  第二个转变:集体经济由“揭缸见底”变“粮

6、足仓满”  农村生产要素的“三变”改革,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生产力低下、资源资金分散等问题。洛湾村的“第二变”恰如其分地实现了资源集约、资金集中、利益共享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使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截至2016年底,村集体经济累积达到2200余万元。  一是土地流转。黄陵矿业二号煤矿建设时,以每亩2万余元的价格征用了洛湾100多亩土地,其中60%分给群众,剩下的留到集体作为村上的发展基金,可以说,这次土地流转为洛湾村集体经济赚来了“第一桶金”。随后,森林公园建设中,又租用了村上300多亩土地(5年一付,租金每次提高3%),用于建设景区入口、薰衣草庄园、卡丁车场、

7、人工湖等项目。这两次土地流转,为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原始资本,也使过去低产出、低收益的土地资源为村上带来了稳定的效益。  二是反租倒包。为了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村集体整合村上可利用土地资源,让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又将部分集体土地或资产反租给村民,承租村民所付承包金纳入集体收入。村民赵崇斌于2013年投资建设了乾锦和山核桃工艺品加工厂,租用村集体土地400平方米,每年为村集体支付租赁费用。同时,村集体还投资建成了半亩田生态餐厅和2个花园餐厅农家乐,并承包给本村村民经营,每年收取一定承包金。“大河有水小河满”,村民的创收也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一定效益。  三是资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