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研报告

ID:38934700

大小:24.6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1

关于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研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研报告  我区蔬菜种植优势突出,经过多年努力,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设施蔬菜、供港蔬菜、脱水蔬菜、冷凉蔬菜、压砂西甜瓜五大产业格局,日光温室、拱棚、露地蔬菜四季生产、全年供应,蔬菜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供应数量增多,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对保障农民“钱袋子”和供应市民“菜篮子”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近年来区内外蔬菜消费市场多元需求变化、周边省区产业发展迅速等因素影响,我区蔬菜产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产销对接不畅、综合效益不佳等问

2、题。为加快与市场有效对接,推进产业提质增效,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水平,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自治区政府研究室就推进我区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了调研。  一、科学把握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将蔬菜产业确定为“1+4”主导产业之一,截至2016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314.5万亩,总产量691.4万吨,总产值103.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9.7%;建成集中连片蔬菜基地429个,面积37.39万亩;蔬菜种植有茄果类、豆类、绿叶菜类、瓜类、薯芋类、食用菌等11大类20多种

3、100多个品种,蔬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98%;全区建成蔬菜专业批发市场3个,标准化菜市场51个,社区蔬菜直销店506个,“菜篮子”连锁超市79个;全区70%以上蔬菜产品外销到上海、广州、深圳、西安、郑州等大中城市及港澳地区。蔬菜产业成为我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区蔬菜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积累积聚,蔬菜种植仍然沿袭传统生产模式,注重数量增长,种植品种结构单一,市场供应以中低端、大路货品种为主,而市场需求旺盛、品相好、品质优的高端蔬菜产品供给

4、不足。加之甘肃、青海、云南、河南等省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种植品种、市场供应与我区雷同,蔬菜产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区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农产品消费需求正从“吃饱”向“吃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健康”快速转变,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显著增多。但受季节、品种、茬口和技术条件等因素影响,我区蔬菜种植规模小而分散,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区内外市场需求。蔬菜种植仍以番茄、辣椒、黄瓜、茄子等茄果类

5、为主,占生产面积的80%以上。目前,我区本地生产蔬菜只占区内市场消费的30%,70%需要从外地市场调运补充。  (二)市场流通体系不完善。我区瓜菜总面积314.5万亩,全区全年瓜菜上市691万吨,按人均每天消费蔬菜0.5公斤计算,全区年消费蔬菜120万吨左右,仅占总供应量的17%,那么83%的蔬菜需要外销,外销压力较大。但目前我区仍然没有一个上规模的蔬菜交易集散中心,成为蔬菜产业发展的短板。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目前我区娃娃菜、蒜苗、菜花等蔬菜都是通过经销商贩运到甘肃榆中县蔬菜批发市场,通过分拣、统一包装,

6、销往全国各区,还有部分蔬菜通过陕西欣桥蔬菜交易市场进行交易,造成流通环节增多,中间利润外流,价格成本攀升,致使我区蔬菜产品不能优质优价。  (三)冷链设施建设滞后。目前,我区蔬菜种植园区及集中连片区冷链配套设施建设进度缓慢,田间市场、田头预冷、分拣包装、冷链储藏等配套设施不足10%,致使蔬菜销售环节损耗大、增值低。据测算,我区蔬菜流通腐损率高达20%~30%,远高于发达地区10%的水平。同时,部分冷库建设选址不合理、建用脱节,导致一方面紧邻产地的冷库建设不够,一方面还有一批冷库闲置、利用率低,削弱了我区蔬

7、菜价格调控能力和制约了蔬菜外销。  (四)蔬菜品牌没有打响。我区蔬菜产业发展品牌建设相对滞后,现有蔬菜品牌“小、散、弱”,且缺乏市场贴合度,同时品牌孕育、培养及成长机制也不健全。截至2015年,我区还没有被国家质监局认证的地理标志蔬菜产品,国家工商总局认证的地理标志蔬菜产品也只有3个。目前山区冷凉菜没有统一地域品牌,都是被外地蔬菜经销商收购至甘肃榆中蔬菜交易集散中心,统一打榆中高山冷凉菜品牌销往全国各地。蔬菜产业标准化发展程度低,目前除宁夏菜心外,其他菜品在种植技术、品种筛选、市场销售等方面都没有按照目标

8、市场需求细分标准,很难打入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香港等大城市和地区的高端市场。蔬菜商品化水平低,采摘分拣分级包装粗糙,各类蔬菜采摘分拣包装过程中普遍存在大小不分、混摘混装、产品包装标准水平低、综合质量差等问题,造成蔬菜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较低。  (五)市场风险分散能力不足。受气候影响,我区蔬菜集中在每年6~10月份上市,季节性、区域性供应特点明显,蔬菜价格年度间、季节间波动较大,存在冬春季蔬菜价格高,供应少,夏秋季又往往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