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担当诠释忠诚——学习井冈山精神有感

用担当诠释忠诚——学习井冈山精神有感

ID:38938832

大小:21.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1

用担当诠释忠诚——学习井冈山精神有感_第1页
用担当诠释忠诚——学习井冈山精神有感_第2页
用担当诠释忠诚——学习井冈山精神有感_第3页
用担当诠释忠诚——学习井冈山精神有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用担当诠释忠诚——学习井冈山精神有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用担当诠释忠诚——学习井冈山精神有感  X月X至X日,第X期全省党校系统校长班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进行了党性锻炼,时间虽短,却是一次信仰坚定之旅、精神寻根之旅和心灵净化之旅。经过学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粗浅体会和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是领会井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五天来,我们踏着井冈山革命先烈的足迹,重温井冈山革命斗争史,缅怀革命先烈业绩,所见所闻,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大家无不为井冈山精神强烈震撼,无不感慨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想参观旧址、听烈士故事、看井冈丰碑,是我们学习的具体内容,是对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

2、和斗争的体验。我们真正要学习的核心,是值得我们永远传承的井冈山精神。在24字井冈山精神中,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井冈山时期,正是由于共产党人树立了矢志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才使星星之火得以迅速燎原,才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理想信念是党性之魂,党校姓党,作为党校人我们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作为党校人我们同样要忠诚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把党校办成培养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熔炉”。  二是弘扬红色基

3、因,忠诚履职担当。今天我们发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把井冈山精神与时代特点相结合,融入我们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矛盾面前不躲不拖,在风险面前勇于作为,成为敢担当、善作为的领导干部。我思考有这样“三个不能”,一是实事求是不能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分析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性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党校的校训就是实事求是,在新的时代,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继承优良传统,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破解党校发展难题、探索党校发展新路中与时俱进,敢于创新,

4、勇于实践,开创党校教学科研管理的新路子,把党校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二是鱼水之情不能忘。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党和红军之所以能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恶劣条件下坚持下来,不断壮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建立了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这就告诫我们,作为一名党校领导,必须坚定为民思想不动摇,时刻将维护教职工和学员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解决广大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是艰苦奋斗不能丢。红米饭、南瓜汤让红军度过艰苦岁月,养成艰苦奋斗、乐观向上传统,打造了成事之基。今天,我们要时刻

5、保持清醒的头脑,筑牢思想防线,把严守党的纪律体现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做一名“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干部。  三、学习井冈模式,创新党校教学。这次学习对于党校的校长们来说,更是一次党性教育的观摩学习。井冈山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红色教育模式,一方面充分挖掘和利用井冈山及其周边丰富的红色资源,把红色歌谣、红色传说,还有遍布各处的红色遗迹都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内容,变成党性教育的活教材。另一方面开发运用互动式、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激情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多种富有特色的教学形式,做到寓理于史,寓情于事,在潜

6、移默化、润物无声中使学员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得到升华、党性得到锻炼。井冈山的教学模式不可复制,但成功经验和做法我们却可以学习和借鉴。我想至少有三件事情值得我们探索,首先是要加大挖掘利用当地和周边的红色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拓展新的党性教育内容,打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党性教育品牌;其次是把握好当前党员干部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设计和规划党性教育内容和形式,把革命传统历史变成活生生的人和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升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使党性教育真正入脑入心;第三是把党性教育做精,做新、做细、做活,从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到课

7、堂组织等方面达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推动党性教育也精品化。  在井冈山的每一天的课程都精彩而又鲜活,每一位教师的讲课都那么富有感染力和穿透力,每一处现场教学都把我们带进了那个血与火革命战争年代。最后衷心感谢井冈山在教学内容和行程方面的和辛勤周到的安排,感谢省委党校给我们创造这样的机会接受党性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