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x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x

ID:38944198

大小:261.83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6-21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x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x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x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x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x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ppt课件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5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三部分现代史部分600分易混概念&考点700分综合考法&考练600分基础考点&考法本专题主要讲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是苏联(俄)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经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探索,最终确立了“斯大林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显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创新性、艰巨性、曲折性。600分基础考点&考法考点45俄国十月革命考点4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考点47“斯大林模式”考点48从赫鲁晓

2、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分考点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考法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主、客观条件分考点2二月革命考法2二月革命的成果及性质分考点3《四月提纲》考法3《四月提纲》的内容分考点4十月革命考法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考法5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考法6十月革命的意义考点45俄国十月革命考法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主、客观条件1.客观条件(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2)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方面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发展;另一方面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

3、入战争,为俄国革命创造有利条件。2.主观条件(1)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即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熟。(2)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考法2二月革命的成果及性质1.二月革命的成果(1)推翻了封建的罗曼诺夫王朝。(2)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2.二月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考法3《四月提纲》的内容1.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斗争方式是通过和平过渡。2.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实行土地改革。3.提出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四月提纲》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考法

4、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1917年11月6日至7日,俄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这次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取得了起义的胜利,并且在此期间召开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考法5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1.政治上: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2.经济上:《土地法令》宣布立即无偿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3.外交上:《和平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4.1918春,苏维埃政权(即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确立;1922年,苏联成立。考法6十月革命的意义1.对世

5、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对俄国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3.对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考点4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分考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考法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及评价分考点2新经济政策考法2新经济政策的原因、内容及作用考法3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考法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及评价1.背景(1)俄国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的叛

6、军,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3)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2.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3)商贸:禁止商品贸易,国家统一配给必需品。(4)分配:强制劳动,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实物配给制。3.评价(1)它是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捍卫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超过了社会政治经济考法2新经

7、济政策的原因、内容及作用1.原因(1)连年战争破坏,苏俄经济濒临破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经济危机)(2)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还使他们产生强烈不满情绪,农民暴动频繁发生,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政治危机)2.内容(1)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2)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3)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4)分配:按劳分配。3.作

8、用(1)促进了生产的稳步恢复和发展,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