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计相关规范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

ID:38949353

大小:18.2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2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_第1页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_第2页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_第3页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_第4页
资源描述: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场地设计相关规范城市规划面基地关系l对于建筑物外部,设计构思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l建筑与相邻地边界线之间应按建筑防火和消防等要求留出空地或道路。当建筑前后各自留有空地或道路,并符合建筑防火规定时,则相邻基地边界两边的建筑可毗邻建造。l建筑高度不应影响邻地建筑的最低日照要求。l除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空地外,紧接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不得向邻地方向设洞口、门窗、阳台、挑檐、废气排出口及排泄雨水。建筑基地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红线。如因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红线外另定建筑范围控制线。基地与道路红线不连接时,应设道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1.道路红线与城市道路

2、用地l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有三种情况:l道路红线与用地边界线重合,表明场地与城市道路相连。l道路红线与用地边界相交,表明城市道路穿过场地。其中场地中被城市道路占用的土地属于城市道路用地,不能用于场地内建设项目的建设使用。l道路红线与用地边界线分离,表明场地与城市道路不相连。2.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构筑物(如外墙、台阶、橱窗等)靠临街面的界线,沿街建筑不得越过建筑红线。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确定的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一般情况下,道路红线就是建筑红线。3.建筑范围控制线建筑控制线又称建筑线或建筑红线。其规定主要有:(道路)

3、红线后退契约限制建筑范围控制线与红线之间的用地,归基地持有者所有,亦供其使用,可布置道路、绿化、停车场及某些非永久性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并计入用地面积参加其他指标的计算。场地与城市道路的连接一般情况下,场地应与城市道路(红线)相连。其连接部分的位置与最小宽度,应满足场地与城市道路之间交通联系的需要和消防车辆的通行要求,并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部门的要求。人员密集的建筑的基地,在执行当地规划部门的条例和有关专项建筑设计规范时,应保持与下列原则一致: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

4、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其面积和长宽尺寸应根据使用性质和人数确定。绿化面积和停车场面积应复合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绿化布置应不影响集散空地的使用。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不应设置围墙大门等障碍物。道路红线对场地建筑的限制建筑红线是场地与城市道路用地在地表、地上和地下的空间界限,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建筑突出物不允许突入建筑红线,建筑物的地下部分或地下建筑、建筑基础以及(出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地下管线也不允许突入道

5、路红线。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的对不允许突入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规定如下: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他地下管线。但属于公益上有需要的建筑物和临时性建筑,如公共厕所、治安岗亭、公用电话亭、公交调度室等等,经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可突入道路红线建造。而建筑的骑楼、过街楼、空中连廊和沿道路红线的悬挑部分,其净高、宽度等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部门的统一规定,或经规划部门的批准后方可建造。允许突入道路红线的建筑物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的规定,在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部门的规定与要求的情况下允许窗罩,活动遮阳、雨

6、篷、挑檐等建筑突出物突入道路红线,但是该突出物必须与建筑本身有牢固地结合,其建筑与突出物均不得向道路上空排泄雨水,其突入的高度和宽度还必须满足下列要求:在人行道路地面上空2.0m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m2.5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0m,并不应大于3.0m在无人行道的道路路面上空2.5m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m5.0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0m建筑突出物与建筑本身应由牢固的结合。建筑物和建筑突出物均不得想道路上空排泄雨水。属于公益上有需要的建筑和临时性建筑,经当地规划部门批准,可突入

7、道路红线建造。骑楼、过街楼和沿道路红线的悬挑建筑,其净高、宽度等应根据当地规划部门的统一规定。基地高程基地地面高程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标高设计。基地地面宜高出城市道路路面,以利排水,否则应有地面排水措施。基地安全基地如有滑坡、洪水淹没或海潮侵蚀可能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基地交通基地道路出入口的设计,要根据基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基地的使用性质等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合理的布置基地的出入口。在一般公共建筑的总平面中,出入口应设在所临的干道上,并能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